前總統李登輝21日發表「確立台灣的國家認同」的專題報告,主張台灣需要一部新憲法,透過新憲法的建立不僅可以破解「一中迷思」,也可以完成國家認同。同時,台灣本土政權必須在2004年再鞏固,「否則外來政黨重新掌權,將是台灣民主化的挫敗、本土化的倒退」。
李登輝是以群策會董事長身分,在群策會舉行「台灣21世紀國家總目標」記者會時,作了以上表示。「台灣21世紀國家總目標」由群策會依據李登輝指示,集合三十多位專家學者經過半年來、二十多次會議的研擬討論所完成,內容包括緒論和確立台灣的國家認同等十章,為台灣的國家發展提出十大方向。21日在記者會發表的是其中第一章「確立台灣的國家認同」。
(http://www.southnews.com.tw)
針對21日先行公佈的緒論和「確立台灣的國家認同」, 李登輝講述重點時指出,台灣是世界的一部份,台灣的國家總目標,不能離開世界的發展變化。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正走向有益於民主、自由、人權的實力平衡,全球民主自由力量的大聯合將終結一切專制與恐怖主義。
李登輝說,台灣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好的年代,「台灣人民在最後一個共產軍事霸權帝國的吞併威脅下,終結了外來政權統治」,發展成為經濟繁榮、民主自由、多元開放、對國際社會積極貢獻的現代國家。
他說,台灣的世界歷史地位,尚未被國際上充分認識,台灣人民也未必有充分的自我認識,台灣民主改革後,台灣人民未能認知自己已經成為主人,因此認同問題也是台灣最大問題,所以認清台灣在二十一世紀世界歷史中的地位,開創台灣歷史新時代,是制定國家發展總目標的出發點。
李登輝說,台灣人民應該要問台灣是什麼?「終結了長期外來政權統治的今日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獨立的現代文明國家,台灣不是任何大國的一部份,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都不依附任何大國。
他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不證自明的現實存在,卻需要經過自我認同,甚而爭取國際上的承認,正顯示台灣「國之不國」的悲哀。
他強調,台灣的民主化過程,就是本土化的過程,透過選舉,台灣人民一步一步的建構本土政權,從他到陳水扁,台灣人民已做出了選擇。
他說,民主改革勢必要在憲政上完成,除依靠選票,凝聚主流民意外,更重要的就是修憲工程的完成。過去六次修憲,主要著眼點在憲政權力的分配與運作,不在憲法的基型,完全沒有觸及到建構國家(nation-building)的要素,這就是今天台灣「認同」缺少憑藉的重要因素,也是「第二共和」還得要在憲法上努力的地方。
他又說,中華民國已進入「第二共和」,中華民國名稱不變,但透過六次的修憲建構,已不再是1949 年前的中華民國,因此「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也就失去意義。
他指出,中共對台的理論基礎在「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但中國內戰就是國共兩黨的鬥爭,現在國民黨已淪為在野黨,「國共內戰」的結構已蕩然無存。
他主張台灣需要一部新憲法,不僅可以破解「一中迷思」,透過新憲法的建立也可以完成國家認同,更適於宣告與過去的決裂,更能適應新而主權力獨立的台灣之確立,新憲告成,台灣「第二共和」的建構才算真正安定。
他說,國家興亡有三個因素,一是國家的領導、二是國家的目標、三是人民的國家認同,而國家的 總目標是最重要的,國家確立總目標後,政府可以提出策略和領導,人民也會有相同的國家認同,團結起來,這是群策會研擬和發表台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的目的。
李登輝表示,台灣在二十一世紀的國家總目標,是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國防上、國際關係上、環境保護上,保護、鞏固、壯大這個自由、民主、獨立的現代文明國家,把台灣建設成為東西文明文匯點上海洋國家的新典範,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新文明的偉大創造者。
李登輝說,台灣正處於成長的童年而非成長的極限,有人說台灣經濟成長怎麼樣,是否已經達到極限,這是亂說的,台灣正處於成長的童年,自由台灣人的歷史使命,是在二十一世紀讓台灣成長壯大,成為現代海上文明的新典範。
他在聽取學者的見解時指出,2000年的政黨輪替,必須在2004年鞏固,「有人說要第二次政黨輪替是開玩笑,否則外來政黨重新掌權,將是台灣民主化的挫敗、本土化的倒退,這是不可以的」,這絕非「政黨輪替」的真締。
//www.southnews.com.tw)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