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 Plurk Facebook分享 頁次/1
2 3
4 5 6
一、緒論
(一)從阿根廷骯髒戰爭與德國竊聽風暴談起
(二)其他國家轉型正義模式
(三)轉型正義在臺灣
二、他們的故事
(一)求職與安全調查
(二)不敢現身的生活
(三)護照被刁難
(四)被監視的生活
三、海外職業學生監視系統
(一)「愛國工作」公開招募
(二)中山獎學金與打小報告的價格
(三)小組工作報告表
(四)美國媒體的報導
四、結論
(一)人權與暴行責任
(二)轉型正義在何方
(三)結語
三、海外職業學生監視系統
(一)「愛國工作」公開招募
陳孟彰博士和施正鋒教授兩人都有共同的經驗,就是在出國唸書前都必須參加教育部所舉辦的研習,當時留學生要參加研習才可以取得出境許可。研習時都有調查局的人員來上課,調查局也公開在研習課堂上募集有意在海外為「國家服務」的學生。
1979年,清華大學許宗雄教授有位H姓學生畢業於分子生物所,該生在畢業後在要前往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註51】,H學生在出國前向許教授表示,學校教官對他說調查局想要訓練他,借重他在美國求學時做愛國報告的工作。許教授當時問該位學生每個月有多少錢,H學生回答每月三百或四百元美金,許教授於是對該生說可以答應他們,反正不要寫任何報告就好,若被強迫交報告,就隨便敷衍一下。後來該生在美國求學一年後,一直沒有繳交報告,也因此被調查局除名。
由上述的例子來看,國民黨政府招募學生在美國監視其他臺灣留學生的事情,其實並不全然是祕密地進行,而有部分是公開的招募行動。
(二)中山獎學金與打小報告的價格
1.中山獎學金學生有義務與責任打「小報告」
1976年3月15日,The Daily California 以標題「Taiwanese spies in U.S. Universities」,詳細報導國民黨特務如何以金錢吸收學生去蒐集其他學生的活動報告,同時也報導說領取中山獎學金的學生,任務就是去蒐集其他同學的言行資料,報導中還說聯邦調查局(FBI)也指出這些監視與打小報告的行為在美國都是違法的。
此外,1982年11月5日,The Daily Illin刊出專欄作家柯樂(Larry Cohler)以「Made in Taiwan」為標題的專文,專題報導與陳文成命案相關的問題。柯樂在這篇專文中引用兩位國會議員李奇(Jim Leach)和索拉茲(Stephen Solarz)的聽證會資料,以及中情局(CIA)、聯邦調查局等官方資料,討論1970年代和1980年初的國民黨校園特務問題,同時也特別點名拿國民黨中山獎學金(Sun Yet-sen Scholarship)的學生有義務和責任撰寫報告與監控其他學生。
柯樂在文中也特別提到1979年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情局估計有四十五位國民黨高級特務官員在美國活動,其中包含九人在美國校園內;另外,聯邦調查局則是評估有二十五位國民黨高級特務在美國校園活動。
在柯樂引述的參議院報告中還指出,負責監視學生的「全職」國民黨特務學生每月可以領到一千一百元美金,並有配車。在這篇專題報導中,除了直接點名領取國民黨中山獎學金的學生有義務和責任去監視其他學生並撰寫報告外,更指出並非所有的國民黨員學生都能夠報考國民黨中山獎學金,只有被篩選過的人才能被「邀請」參加考試。文中也說,這些人不認為自己是間諜、特務(Spies),他們認為自己只是觀察者(Observers)。此外,文中也明白指出領取國民黨中山獎學金津貼的學生,不僅可以給付學費,每月還有額外的四百五十元美金的收入。
2.「打小報告」的價格
1976年3月15日,加州的報紙The Daily Californian一篇標題為「Taiwanese Spies In U.S. Universities」的新聞,具體報導國民黨間諜在校園活動的訊息。
報導一開始轉述一位來自臺灣在美國念工程的Fong姓學生自白,這位學生坦承,自從他成為被信任的國民黨小組成員後,他只要將所填妥的報告表格轉交給臺灣派駐在美國當地的政府官員後,隨即就可以收到美金五十元的支票。
另外,1982年5月17日的《新聞週刊》(Newsweek)在一篇標題為「Spies in the Classroom」中,也詳細地報導國民黨間諜學生在美國校園的活動與陳文成博士命案的關連性;他的死因被認為與國民黨間諜學生在美國校園的監視活動與打小報告有關。此外《新聞週刊》也說,為了監控臺灣留學生,國民黨需要更多的告密者協助監視學生的活動;而這些告密消息提供者的打小報告價碼,有每份報告可獲得五十美金或一百美金者,也有收入是每個月六百元美金者。
1970年代在美國唸書時並擔任臺灣同鄉會聯絡人的張啟典醫師回憶,他知道他自己成為黑名單是在1974年以後。他曾經寫信給一位在調查局工作的高中同學,詢問他是否為黑名單;他的同學回信說,他總共在美國被打了九次小報告回臺灣。
張醫師也說,當時美國各地臺灣同鄉會混入不少臥底的人,使得他們的資料外洩被打報告回臺灣。當時有位黃姓鄉親加入波士頓的臺灣同鄉會,但是,幹部們覺得這位鄉親很有問題,因此,便假裝四川口音打電話給他,偽稱自己是臺灣來的北市黨部小組長目前在波士頓視察,藉機詢問他打報告的相關問題,並問對方是每個月拿一百美金還是三百美金的工作人員,這位黃姓鄉親則是回答他是拿兩百美金的。就在這件事之後,打小報告回臺灣就有幾百元美金收入一事,才被他們這些留學生證實。
此外,史明前輩也曾經在和筆者談話時表示【註52】,當時日本的「職業學生」收入,因為物價問題,所以,每個月高達八百元美金,歐洲地區則是依照國家的不同從每月六百到八百美金不等。
綜合前面所描述,在美國打小報告的價碼並不固定。依身份別,價碼有每月領取高達一千一百美元且有配車的「全職」職業學生,也有每月領取額外四百五十元美金的「中山獎學金」職業學生,還有每月兩百到六百元美金不等的「兼職」職業學生,最後更有每篇報告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的「兼差打工」職業學生。
由此打小報告金額區分來看,可顯見國民黨政府在當時佈建「職業學生」的範圍之廣、層次之多以及組織之密。
(三)小組工作報告表
圖4是陳重信博士在1970年代從左派留學生那邊取得的「小組工作報表」,上頭載明了小組長姓名、小組幹事、同志總人數等。表格內也有「校內狀況分析」欄,裡頭有「愛國同學總人數」、「親匪學生總人數」、「臺獨份子總人數」等。至於在「中國同學會簡介」該欄,則包含了會長、副會長的政治立場,並分析「會員人數」、「我方人數」、「匪方人數」、「中立人數」。另外還有「敵情資料」一欄,裡頭有「主要份子」、「姓名」、「學經歷」、「政治立場」、「主要活動」等等。當時因為中國尚未實施改革開放,因此所謂的「中國同學會」其實就是臺灣的留學生同學會。
圖4:此即為俗稱的「小報告」表格。(圖:陳重信)
這份小組工作報告表是國民黨政府職業學生,在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於美國打「小報告」時所填寫的表格。至於表格內容是否隨著時間而更新,是否就僅此一種報告表格,其實都是一個未知數。但是,至少這張表格事實上就可以充分證明,國民黨在一黨專制統治時代,的確曾經對在美國留學的臺灣學生進行監控。
(四)美國媒體的報導
國民黨專政統治時期曾經透過職業學生在美國進行監控留學生,但是,從何時開始進行監控活動並不可考;根據資料,在1969年即有美國媒體報導國民黨「間諜學生」的問題。
美國媒體在1970年代對於國民黨特務學生活動問題的報導開始增多,但美國官方當時並沒有具體行動。一直到1981年陳文成命案發生,美國國會、中情局與聯邦調查局才正式對國民黨特務學生在美國活動的問題展開徹底地調查。
1.受限制的生活
1969年,夏威夷大學學生陳玉璽在圖書館閱讀社會主義書刊,後來被捕並判刑七年;此事讓美國媒體開始注意國民黨在美國校園間諜的問題。1973年10月12日STATESMAN刊出讀者投書標題為「Lives Restricted」(受限制的生活)的文章,報導臺灣留學生在校園被國民黨壓迫的案例。
1975年8月12日,The Independent Florida Alligator刊出梅克爾(Norman Markel)教授的投書「Chinese
students do spy」【註53】,指出臺灣學生遭校園內國民黨的教授打小報告,因此,護照延期被刁難。此外,報導也說國民黨政府駐外單位更利用換發、延期、加簽護照時,對已經上了「黑名單」的臺灣學生百般刁難,很多學生敢怒不敢言。若敢言者,則是黑上加黑且無法回臺灣。
2.國民黨特務前線組織與特務前線刊物
1977年4月25日,Monday【註54】以標題「U.S. Foreign Students vs. Government Spies」,報導美國政府將國民黨的特務學生、伊朗的祕密警察組織(SAVAK)以及韓國中央情報局(KCIA)監視學生的行徑視為同樣的行為。這篇報導也提到1974年國民黨特務學生所使用的小報告表格內容,並說只要被打報告回臺灣的人,他的護照會被吊扣,不然就是家人會被威脅。
這篇報導並指出,國民黨第三支部工作會議的報告甚至討論如何滲透到支持臺灣獨立的組織中;國民黨並透過「反共愛國聯盟」【註55】及MIT國民黨學生組織「光華社」,由這些團體做為監視學生的特務前線組織與辦理特務前線刊物;報導並指刊物就是《波士頓通訊》,而且國民黨也在財務上給予《波士頓通訊》支援。
報導還說,《波士頓通訊》不但為國民黨政權辯護,也藉此刊物恐嚇學生或進行人身攻擊;文中也說明,《波士頓通訊》是由一位任教於MIT的教授寓所做為此刊物的地址【註56】。
另外,Monday也說,國民黨與其前線組織,特別是「反共愛國聯盟」,都會定期開會決定如何對付異議份子並加強黨的運作。Monday這篇報導也具體提到在美國當地只要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不是國民黨政府所認可的,學生就會接到來自國民黨學生的恐嚇電話。該篇報導強調國民黨特務學生除了「照相」外,並會以恐嚇的手段對付臺灣留學生。
此外,Monday也報導了1976年的MIT事件後續發展;報導說,MIT事件後,MIT校方開始對於國民黨間諜學生進行調查。報導提及同年MIT學生會舉辦「臺灣辯論會」,由學生會代表與臺灣的博士後研究生范清亮上臺報告,為六百多位師生現身說法;但當時國民黨政府由負責當地學生事務的劉振世率領多位學生前往現場拍照,但遭到美國學生搶下相機與底片。
Monday也說,在此事件後,國民黨的《波士頓通訊》隨即在該年(1976年)四月撰文威脅范清亮的生命安全。
3.陳文成博士命案與國民黨特務學生的活動
1981年陳文成博士命案引起了美國輿論的高度重視,也使得美國國會因此舉辦聽證會,對國民黨特務學生問題進行調查【註57】。陳文成博士在取得密西根大學學位後就在Carnegie-Mello大學任教,1981年陳文成博士返臺探親,但是,因為他曾經在美國為《美麗島雜誌》籌募基金,因此,遭到警備總部約談,約談後次日(7月3日)陳屍在臺大校園。國民黨政府對此宣稱,陳文成博士是畏罪自殺。
陳文成博士命案發生後,引發了美國輿論對國民黨校園特務一連串的討論。1981年7月15日賓州的POST-GAZETTE,以「Taiwan monitored CMU prof」為標題,報導國民黨透過信件、言論和電話監控陳文成。
隨後,美國媒體討論國民黨校園間諜學生與陳文成命案關連性的報導陸續出爐;例如,1981年7月21日The New York Times的「Death of Taiwan Professor Causes Uproar on a Pittsburgh Campus」;1981年7月21日The Michigan Daily的「Official concurs: Spies on campus」;1981年7月28日THE WASHINGTON POST的「After Police Interrogation, a Death」;1981年7月31日Chicago Tribune的「Spying on foreign students」;1981年8月6日的THE WASHINGTON POST的「Spy Story」,以及1981年8月6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Professor's death linked to alleged Taiwanese spying」等等。
而在1981年8月10日,著名的《時代雜誌(TIME)》更以標題「Spies Among Us」(間諜在我們身邊)描述國民黨政府的暴行,文中也講:「陳文成之死引起了國會的關心,蔣經國政府維持龐大而綿密的情報網,尤其在校園,以便監視近乎五十萬居住在美國的臺灣人。」
1982年5月17日,《新聞週刊》的「Spies in the Classroom」這篇文章則是報導說,陳文成博士死因被美國國會認定與國民黨間諜學生在美國校園的監控與打小報告活動有關;內容並指出大部分的間諜學生是忠誠的兼職間諜,只有少數是專職間諜工作者但兼具學生身份。這篇文章也說,遭列名在小報告上的學生,其家人會遭到威脅,有些人護照會被取消或吊扣,也有些人會被逮捕入獄。
文章還說,儘管國民黨政府官方否認陳文成命案與國民黨的校園特務活動有關;但根據美國國會的資料,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接受國會亞洲與太平洋事務小組聽證會的證據,認定國民黨在美國派遣特務學生監視臺灣留學生,因而造成陳文成命案是個事實。因此,眾議院與參議院也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案,禁止出售武器給在美國校園派遣間諜特務的國家。
【註釋】
51 1979年,該生在清華大學生物分子所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並於同年前往Department of Chemical Bi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校區)攻讀博士學位。另,為保護其隱私,僅以其姓氏的英文開頭H做為代號。
52 2007年6月28日,於史明先生新莊住所的訪談。
53 1970年代的Chinese student指的是臺灣的留學生,中國直到1970年末期才允許學生留學美國。
54 報紙Monday係以小寫monday做為其報紙的名稱抬頭。
55 一些著名的留美反共愛國聯盟成員有張京育、趙怡、蘇起、馬英九、李慶華、關中、趙少康、郁慕明等等。
56 《波士頓通訊》地址為12 VANDERBELT ROAD ACTON MASS. 01720。
57 美國眾議院在1981年7月30日和10月6日進行兩次聽證會調查,並在1982年印刷公布調查報告。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9.11.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