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文學」 (五)日本殖民統治做為一種「資產」 為了將台灣人的歷史經驗與集體記憶區別於外省人──或者更廣泛的中國人──的歷史經驗與集體記憶,笠詩社與《臺文》成員開始強調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重要性。譬如在1982年十月,《笠》與《臺文》分別同步推出專輯,探討台灣詩人與小說家如何處理日本殖民統治的經驗,尤其是台灣人在戰爭──「太平洋戰爭」──期間所遭受的苦厄。 對笠詩社與《臺文》成員來說,反省殖民時期的歷史經驗,是「台灣文學在尋求本土自主化的基礎」;日本殖民統治與「太平洋戰爭」經驗賦予台灣文學一種獨特的性質與價值,特別是一種「抵抗性格」,而這種傳統特質並非來自「漢民族」的根源。【註:見《笠》1982,111:14-20(「台灣現代詩的殖民地統治與太平洋戰爭經驗(座談)」);《臺灣文藝》1982,77:4-7,19-117(「台灣小說中的太平洋戰爭經驗專輯」)】 笠詩社成員在80年代初對被殖民經驗的這種強調,和他們在70年代中鄉土文學論戰時期刻意淡化殖民統治對他們的影響,構成鮮明的對比。如今被殖民的歷史變成是一項「資產」,而不再是「負債」。對笠詩社與《臺文》成員來說,殖民統治正可以用來合理化他們的宣稱,亦即認為台灣文學已經脫離中國文學的脈流而形成一獨特的傳統。 在重估殖民時期台灣作家現代詩「遺產」時,陳芳明雖然沒有否認中國五四運動對殖民時期台灣新文學發展的影響,但他認為台灣作家對殖民統治的控訴已使台灣新文學有其特質,亦即「台灣新文學一開始就奠下入世的傳統」,和現實、鄉土密切結合,因此,可「以現實主義一詞來概括台灣新文學傳統的全部」(宋冬陽 1983:14-15)。 在80年代上半葉,《笠》與《臺文》成員致力於將台灣文學「去中國化」,亦即將殖民時期以來的台灣(本省)人的文學發展詮釋成一個與中國(民族)文學進展少有或沒有關連的獨特文學傳統。自從80年代下半葉以來,他們致力於將台灣文學「民族化」(nationalize),亦即將台灣文學賦予一種民族的性格,將它再現為一個獨特的「台灣民族」的文學傳統,而這個傳統所指涉的,比80年代上半葉的台灣文學概念更廣泛,包括日本殖民時期之前的,以及各族群的文學表現。 因此,這些支持台灣獨立的作家與文學批評者的台灣文學論述更進一步政治化。這種文學意識型態的激進化,是伴隨1986年底之後台灣劇烈的政治變遷而來的。民進黨的成立,政治控制的持續放鬆,台灣獨立運動的快速發展,政治統治菁英的「台灣化」,及台灣與中國大陸互動的增長,所有這些匯合在一起促動了將台灣文學民族化的論述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