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文學」 (四)台灣人的形象 當《笠》與《臺文》成員以政治化的方式來界定台灣文學,他們同時也建構了台灣人做為不同外來政權壓迫統治的受害者的形象。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這個歷史事實,被強調成是祖國有意拋棄這個島嶼的鐵證。受吳濁流1945年所寫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的激發,他們同時也將台灣人描繪成孤兒(彭瑞金 1983;李喬 1984;宋冬陽 1984b)。對笠詩社與《臺文》的成員來說,小說主角猶如孤兒的可悲遭遇──殖民時期的台灣青年胡太明同樣受日本人、中國人的歧視懷疑、對中國情感的幻滅、最後回到台灣故鄉而發瘋──給台灣人的啟示就是:台灣人必須覺醒,認識到他們不是中國人,而是台灣人,而有如孤兒的台灣人必須建立自信。 在建構台灣人做為殘暴統治的受害者與被中國拋棄的孤兒這種形象時,《笠》與《臺文》成員也同時宣稱自己所屬的這兩個團體是台灣人的代言人。笠詩社成員開始宣稱他們是唯一能「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寫出台灣心聲的詩人團體」,而他們的作品最能具現「台灣精神」,因而最能代表李喬所定義的台灣文學(杜國清 1985)。同樣地,從1983年起,《臺文》封面上出現的口號是「擁抱台灣的心靈」,並且開始製作一系列的專輯,探討台灣語言、歌謠、歷史事件與人物等等,目的在增加讀者對台灣的認識,以促進他們對台灣的認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