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二、《笠》《臺灣文藝》與本省籍作家:60年代 

 (二)《笠》、《臺灣文藝》、鄉土精神、與鄉土文學:一個巧合

 使笠詩社和其它重要詩社有所區別的,主要是其成員較為樸實明朗的寫作風格,以及對處理日常生活題材的興趣。在一方面,和那些急於嘗試現代主義前衛的寫作技巧的詩人不同,他們刻意避免語意的模糊與西方意象的過度使用。這對成長於殖民時期而只在戰後自學中文的一代,尤其如此。用一種較為人熟悉的、不矯揉做作的方式寫作,也許是一種較可靠的辦法,讓他們可以清楚地表達意念,讓讀者易於了解。

 另一方面,和那時大多數耽於內在經驗的詩人相比,笠詩社成員較重視日常生活的題材。這種題材,就像他們樸實明朗的寫作風格一樣,使他們的作品比充滿現代主義技法的詩更有現實感,也比較容易讓人接近。正因為如此,雖然《笠》在鄉土文學的發展上幾乎沒有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在鄉土文學流行時,《笠》被某些人認為具有「鄉土精神」(陳千武 1975)。

 至於《臺文》,重要的資深小說家與文學批評家葉石濤早在1968年就因為它「頗有鄉土色彩」而加以特別推薦(葉石濤 1968:37)。就像笠詩社的兩位重要成員在當時所指出的,《笠》的風格與鄉土文學的現實傾向「巧妙地,剛好合流」,「觀念相通,看法一致」,亦即在文化潮流的轉變中,兩者的契合是一種「偶然」。他們並且指出,其同仁詩作的「鄉土精神」缺乏社會、政治的意涵,和60年代末之後受重視的鄉土小說的鄉土精神並不一樣。【註:這些是李魁賢與李敏勇的發言。見《笠》1978,87:43】

 70年代受重視的鄉土文學主要作家是本省籍的陳映真(1936-)、黃春明、王禎和(1940-90)、王拓(1944-)與楊青矗,而外省籍的尉天驄則是重要的推動者。國民黨政府所攻擊並且引起論戰的,是這群作家與批評家。就像葉石濤後來所指出的,這群年輕的作家與吳濁流等老一輩本省作家已少有接觸,而他們的作品也與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作家的「鄉土文學」幾無關連。

 總之,不管是《臺文》或《笠》,對60年代末與70年代初鄉土文學的發展都沒有顯著的影響。它們在回歸鄉土的潮流中,扮演相當邊緣的角色。【註:從這兩份刊物的銷售量來看,它們對鄉土文學發展少有影響的這個事實,就更加明顯。在鄉土文學論戰期間,笠詩社的重要成員李魁賢指出「《笠》詩刊發行範圍太小,沒有給予外界積極的刺激和影響。」見《笠》1978,87:43。至於《臺文》,從創辦到吳濁流逝世,並沒有國內的訂戶,只有免費寄送贊助者與國外機構。見《出版家》1976,52:71。】

 雖然鄉土文學的發展對笠詩社的創作少有影響,但鄉土文學逐漸受到重視,確實使其成員重新評價他們自己的組織與刊物的歷史意義,同時也使他們有更高的期望,要在70年代明顯轉變的文化環境中扮演較以往更重要的角色。

 在回歸鄉土潮流中,笠詩社逐漸強調其「現實主義」的傾向,而與「創世紀」、「藍星」這兩個主要詩社疏遠。當70年代初台灣的現代詩逐漸受到嚴厲的批評時,笠詩社明白地表達他們對創世紀詩社的「超現實主義」與藍星詩社新近的「古典抒情」傾向的不滿。在1973年四月與十月出現的《笠》的「卷頭言」,首先批評當時大多數詩人普遍不關心現實,接著重申他們對生活與社會現實的關懷,以及創作「在這一個時代的這一世代的詩」的熱情。【註:見《笠》1973,54:1; 1973,57:5】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