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二、《笠》《臺灣文藝》與本省籍作家:60年代 

 在1950年代,就人數與知名度而言,本省籍的作家在文壇處於相當邊緣的位置。那些在日本殖民晚期建立一定聲譽的本省籍小說家,譬如吳濁流(1900-76)、楊逵(1905-85)、張文環(1909-78)、龍瑛宗(1910-),與呂赫若(1914-47),因為不同的原因,都已淡出文壇。在這十年左右,大概只有鍾肇政(1925-)等十位如今被稱為「戰後第一代的台灣小說家」執著於寫作。【這群小說家包括陳火泉(1907-)、李榮春(1914-)、鍾理和(1915-1960)、施翠峰(1923-)、鍾肇政、鄭煥(1925-)、廖清秀(1927-)、許炳成(文心,1930-),與林鐘隆(193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們的平均年齡是二十歲,並且都接受過殖民時期下的教育而通曉日文,但戰後則都自學中文。一般而言,他們在殖民時期都少有寫作經驗,直到戰後50年代初才開始其文學生涯。【兩個例外是陳火泉與鍾理和。前者在戰爭期間寫作並獲得日本芥川文學獎的候補,後者曾至中國,並於1944年開始以中文寫作。】

 這群小說家不僅與殖民時期台灣人發展的文學傳統有了斷層,對中國大陸五四時期之後的文學發展,也少有所知。他們以自學的中文寫作,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生活周遭的題材,因此,發展出樸實、平淡的作品風格,幾乎沒有什麼文學的、或甚至社會政治的意識型態上的特殊關懷(葉石濤 1984:139)。【註:舉例而言,在這些小說家之間發行的《文友通訊》(1957年4月∼1958年9月)上的簡短討論,顯示他們對「方言文學」少有興趣,視國語的使用為當然,認為以「台灣方言」寫作是沒有必要的。其中只有鍾肇政對方言文學還抱持正面態度,認為方言的使用應該是台灣文學的特色中重要的一環。見《文學界》1983,5:135-136。】

 與上面這些小說家比較,當時的本省籍詩人則與外省籍作家有較多的來往。那些在殖民時期就開始寫作的本省籍詩人,與同輩的小說家一樣,幾乎已退離文壇。然而,與「戰後第一代台灣人小說家」有相似教育背景的三位本省籍詩人,吳瀛濤(1916-71)、林亨泰(1924-)、與錦連(1928-),則加入外省籍的紀弦(1912-)所領導的「現代」詩社。

 在國民黨統治之下成長並受教育的更年輕一代本省籍詩人,譬如林宗源(1935-)、白萩(1937-)、李魁賢(1937-)、黃荷生(1938-)、薛柏谷(?),也投稿給現代詩社的刊物《現代詩》。林亨泰、錦連、與白萩後來也加入以外省籍詩人為主的「創世紀」詩社。一般而言,在50年代,上述的本省籍詩人與大多數的外省籍詩人相似,都在追求紀弦所提倡的「中國詩的現代化」。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