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問題首頁何光明專欄

何光明專欄

台灣如何使美國「反對中國」?

 美國副國務卿尼格羅龐提明確表態批評台灣入聯公投,這不是新鮮事,台灣「追求民主」的言行,美國常常「反對台灣」。

 台灣政論家一般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甚至是民主價值的表率,為何對台灣民眾表達民意的表現如此反常?不就是害怕中共的軍事恐嚇?」

 台灣一般民眾認為,「美國不是很愛打戰?到處在打戰?怎麼會害怕中共的軍事恐嚇?難道是欺善怕惡、欺軟怕硬?」

 美國國強民富,這樣的國家當然不愛動亂、冒險與戰爭,美國人的確也有「孤立主義」的一支思潮,反對伊拉克戰爭的聲音始終沒有減弱。美國「害怕軍事恐嚇」,這種說法沒錯。

 但是,國強民富的國家,最大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光榮,就是當「世界警察」,「世界警察」與「孤立主義」是矛盾對立的,美國歷史大部分時間,「世界警察」還是勝過「孤立主義」。

 警察最大的希望、治安最高的理想是和平安寧。「世界警察」也不例外,美國希望世界和平、國際安寧,當然最害怕戰爭。

 一旦發生戰爭,「世界警察」無論主動或被動,都會捲入戰事;無論勝敗,都不是最大的希望、最高的理想。

 中國逐漸認同國際外交的運作,摸透「世界警察」的心理,懂得有效施展對台政策,隱身幕後以對台戰爭的軍事恐嚇,促使美國出面「反對台灣」。

 軍事恐嚇「世界警察」的美國,如果真的打戰,軍事恐嚇就沒用了。如果是,只要準備打戰而沒有打戰,軍事恐嚇就永遠有用。

 軍事恐嚇「世界警察」的美國,無論大小強弱、文明或流氓國家,差別只在手段如何巧妙、效力如何發揮,無關「欺善怕惡、欺軟怕硬」,關鍵在於國際外交的運作,軍事恐嚇只是國際外交的運作方式之一。

 台灣不能置外於國際外交的運作,面對中國挑戰,要認清新的形勢:中國軍事恐嚇美國只是國際外交的運作方式;美國「反對台灣」應付中國,也是國際外交的運作方式。

 台灣必須更加嫺熟國際外交的運作,摸透「世界警察」的心理,懂得有效施展對中政策,隱身幕後,以中國對台戰爭的軍事恐嚇,促使美國出面「反對中國」。

 台灣面對中國的國際外交戰是以小博大,但是,台灣面對中國的任何挑戰,哪一項不是以小博大?而台灣始終屹立不搖,這正是台灣的自信、光榮與驕傲。

 台灣如果強調面對中國的國際外交戰以小博大的艱鉅,而輕易投降,意義何在?台灣始終存在強調面對中國的國際外交戰以小博大的艱鉅之聲,可是,台灣也始終沒有投降。

哪一種聲音才是主流?鑑往知來,未來的台灣,國際外交戰才是對中國的主戰場,如何使美國「反對中國」才是主流之聲。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