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百年史是一部外來帝國主義殖民的悲情史,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有部分台灣人附和中國黨說,台灣民主運動終抵於成,本土民進黨已經執政,台灣人「出頭天」了,不應該再有所謂「台灣人的悲情」。
不!台灣人的悲情還沒有結束!雖然中國國民黨已經下台,但是,那只是一時的政治審判。中國黨擁有龐大的黨產與組織,堅持黨國體制,還聯共反台,不肯認同本土,加上台灣人大都被教育與媒體奴化、中國化,政黨隨時可以輪替執政,中國政權復辟有望,中國國民黨三合一選舉大勝就是一個警訊。
至於歷史審判、法律審判、道德審判等,仍然付之闕如,中國國民黨從小教育台灣人要「檢討過去,策勵將來」,可是,中國國民黨對於自己的錯誤、不法與罪惡,卻要求我們「忘掉過去,面向未來」;執政的民進黨軟弱無能,始終對中國黨莫可奈何,還逢迎拍馬,台灣人的悲情何嘗結束?
例如,二二八事件至今不肯公布真相,追懲元凶,道歉認錯,台灣人的態度是「可以原諒,不能忘記」,既傷痛又慈悲,既卑微又軟弱,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制定「二二八受難家屬補償條例」時,反對「賠償」,硬稱「補償」,台北市長中國人馬英九敢於公然否定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一而再,再而三,對以德報怨的台灣人加強侮辱與傷害,台灣人能不悲憤嗎?
中國國民黨從小教育台灣人反共恨匪,訂為國策,雷厲風行。中國國民黨失去政權後,反而教育台灣人反軍購、要和促,親匪、降中、媚共。他們看到中國經濟轉好,就難掩驚嘆興奮,鼓勵台商大膽西進,反獨促統,以國會與媒體多數暴力威脅台灣政府,台灣人驚訝、恐怖之餘,能不悲憤嗎?
中國古哲曾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一個強大的國家也可以輕易毀壞的。西班牙帝國主義興盛時,佔有半個西半球,殖民地遍於世界,大英帝國曾是日不落國,而今安在哉?何況中國經濟轉好,貧窮尚未完全脫離,還沒強大哩,中國就驕橫於國際,台灣中國黨就急於吃裡扒外,一味貶台、反台、仇台,台灣人能不悲憤嗎?
台灣的前途是光明無限的,中國不能妨害她的發展,除非她自己要毀壞她自己。台灣有開天闢地的傳統,勤儉愛國的人民,好學不厭的精神,研究創新的能力,愛拚要贏的風氣,曾經歌頌政治奇蹟與經濟奇蹟的中國黨,如今反而唱衰台灣,親共黨、恃支那而與民為敵,台灣人能不悲憤嗎?
中國雖然驕橫於國際,但在偌大的世界裡,有太多的敵人,少有真正的朋友。武力造成的國際驕橫,只能用更大的武力去維持,所以軍備必須無限制地擴充。中國以飛彈瞄準台灣,台灣抗議之餘,飛彈有增無減,道理相同。無限制的軍備擴充,適足以引起國際上的疑忌,可能導致全球軍備競賽與戰爭禍害,也將累及台灣,中國黨卻竊喜於支那「站起來了」,台灣人能不悲憤嗎?
一塊世界工廠的土地在手裏,一個十三億民族的仇恨在心裡,兩個海空強權美日在領域邊緣圍堵,這個局勢需要睿智神明的政治眼光與手腕,無上的堅忍應對,稍一不慎,可以鬧成絕大的爆炸性衝突,可以走上支那自毀之路,清末歷史殷鑑不遠。中國的驕橫,台灣中國黨的竊喜,台灣人除了悲憤,還有對中國奴民的悲憫。
中國奴民,海內外華人,台灣中國黨的朋友,凡是真正關心中國的人,不可不珍重「古代支那的光榮」,更不可不珍重中國未來的前途,我們台灣人不信支那之毀是支那之福,支那古語說「懸崖勒馬」,又言「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中國共產黨不回頭的危險是難以想像的。
中國黨的朋友們,請你們不要親支那媚共黨,反台促統,欺壓台灣人的卑微軟弱,輕視台灣人的悲憤情結,這兩者已經被迫形塑成為台灣民族意識了。「蜂蠆尚有毒」,何況是二千三百萬「沉默已久、忍耐到底的人民」心中尚未爆發的悲憤?
這五年多來,臺灣政府與人民,對於支那與泛藍政客的態度,真是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了。這是因為台灣國政府的領袖明白支那武力的威脅,總想避免紛爭的擴大、軍事的對抗,專心致力於振興經濟,建設祖國,強化台灣,隱忍悲憤罷了。
今日與其急於親支那媚共黨,不如深思如何消釋仇恨,建立互信。支那政府必須覺悟,乘人之弱,攻人之危,使人欲戰不能,欲守不得,是最足以使人激起仇恨的;試想,如果台灣泛藍政客的言論可以代表台灣人,台灣早就回歸支那了,不是嗎?你們極力拉攏泛藍,只會激起台灣人民的反感。
台灣人最不希望聽到支那領導人說「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句話了!每次聽到心裡就十分悲憤,彷彿霸道之士而故作王道之語,明明是播種仇恨,還故作親善,台灣人有情緒,也有常識,在敵對狀態下高談「寄希望」,不是荒唐至極嗎?
這五年多來,泛藍政客親支那媚共黨的醜陋鬥爭,支那仇台反台的統戰打壓,日愈激烈,無限上綱,更加狠毒,是「寄希望」還是「致絕望」的局面?在那「飛彈下的希望」,仇恨只有越結越深,是在傷口上撒鹽,欺凌再加侮辱,台灣人的歷史悲情絕對還沒有結束!
中國帝國主義的殖民,不是台灣人的宿命;終結中國帝國主義的殖民,才是台灣人的宿命。台灣四百年史反覆證明了:唯有終結外來帝國主義的殖民,才能終結台灣人的歷史悲情。
台灣人的悲情必須由悲情的台灣人自己來終結,我們這一代幸而擁有歷史上最好的機會,豈能功虧一簣?這一次,台灣歷史如果還是無法跳脫四百年的惡性循環,後代子孫劫數難逃,悲情永恆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1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