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uthnews.com.tw |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參與討論
本文有關《台灣正名》,事實上是難得能回台過年(新曆年),因為新年也是日本人戲謔,稱為三大日本民族大移動、或是日本逃出潮(另外兩個是黃金周和御盆節),所以,不在28日前逃出29日就機會更小,今年順利闖關成功。
回台首篇文章《台灣正名》,其實是啟發自《朝日新聞》28日的新聞:
名称に「日本」追加へ 対台湾窓口機関「交流協会」
《朝日新聞》一向是比較親中的感覺,也就是有關台灣的新聞一直不是很即時熱衷,但是,這一則新聞卻報得很早,只比《產經新聞》晚一個多小時。這是我有感於日本媒體界親中的立場似乎也漸漸式微,也就是局勢一直都是有機在變動,自己或是台獨的思考,也應察覺時事變化應對。
回台之後,看綠營大咖們也好像多談台灣正名,如:邱垂亮、李筱峰、北社等,還好本文發表在他們之前,否則好像是一篇跟潮文,不過,就算是跟潮其實也沒有關係,因為就是要盡微薄之力試著使之成為風潮。否則話語權幾乎被之前的一例一休和現今的婚姻平權淹沒,爭議不是壞事,林全內閣的狀似優柔寡斷風,也未必不可取,因為全面執政行政過分強勢,有可能反傷了立法院的執政尊嚴。
終究握有立法決定權的立法院是在民進黨手中,砲聲隆隆不也正是給行政院內閣一個好好的民主洗禮?當行政院官僚能夠挺住砲聲隆隆的洗禮,對台灣、對蔡英文的執政都不會是壞事!而且可能綠營上下有必要深思了解一個現狀,現今蔡英文的執政和之前綠營的執政,最根本的不同是:之前綠營幾乎可說是代議士型的政治人物或代議士型執政,而現在則像是集團幕僚型或幕僚型執政,或者是一種將領型和幕僚長型的差異。
一鼓作氣、衝鋒陷陣確實能大快人心,但是,再而衰、三而竭卻是必須謹記,運籌帷幄、蠶食謹進也未必不可行。之前我寫過《特休斯飛船》,就是形容蔡英文執政至今,似乎就像是循著這個方式,反而現今許多綠營的形貌卻有如曝虎憑河般焦躁之氣溢於言表!我想表達的台灣正名觀念,也是一種「特休斯飛船」的概念,如果把中華民國比擬成特休斯飛船,台灣正名就好比那30隻的槳或船身木片。
依及時、功能、作用,一槳一槳地換、一片一片地換,面對反對者則能據理而充分,相對地,也把反對者的攻擊力道與處所縮小。
例如,奧運已有前例,甚至運動排除政治干擾,也是一種普世價值,應也可增加中國介入力道的阻力與可能性(當然可能無法完全排除)的困難。至於華航的更名,除需先做事前規劃和布局之外,卻是一個可以完全主動完成的;換上何煖軒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名稱更改採取主動非不可能,更改的主要理由可以是:為了避免和中國民航混淆的困擾,而非政治性打算。
除了「中華民國」之外,所有名稱都改為「台灣」時,對世界不說自明,對台灣是一種無形而明確的概念建立,有可能成為一種向心力的源頭!
蔡英文如果順利兩任八年完成這個目標,或許就是建立2024年的續任總統,改國名公投的基石或基礎!如果用這種思考,再來看現在綠營急躁地慫恿蔡英文獨立建國,不就像似曝虎憑河?而且火中取栗直攻聯合國,不就像叫世界各國冒著與中國交惡來完成你的心願?這種有如以唐吉軻德做大將軍的衝鋒陷陣,勝算究竟會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