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驗民進黨 首頁 陳茂雄目錄  1

民進黨的咱們、我們、我

 

 從黨外時代到民進黨建黨初期,所有從事民主與反腐化運動的人都像一家人,革命情感濃厚,整個運動團體成員之間的關係可稱為「咱們」(包含說者與聽者)。到了民進黨的政治版圖擴大之後,個人的政治團隊形成,這些團隊成員對非自己團隊的運動朋友自稱「我們」(不包含聽者)。各個團隊最後結合成為以陳總統為核心的民進黨大團隊,最近民進黨團隊逐漸鬆散,每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形成以「我」(只包含自己)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從「咱們」、「我們」、「我」一系列的變化,是有其特殊的背景。

 在「咱們」時代,參與群眾形成一個運動團體,沒有政治目的,即使黨外人士後來組成民進黨,還是一樣是個運動團體,不像政黨。當時的選舉只算是運動的一種,不是以分贓政治利益為目標,為特定議題而運動,與個人利益無關。

 例如十二年前屏東高工的老師林錦緞在學生畢業紀念冊上題了「做一個有尊嚴的新台灣人」這一句話,校方要林錦緞將「新台灣人」改為「中國人」不為林老師所接受。林老師命題時,也出了一個以台灣鐵路起訖點為內容的考題。屏東高工為這兩件事情開了教評會,準備對林錦緞開鍘,幸好有教師聯盟等運動團體聲援,林老師才倖免於難。不過,學生畢業紀念冊上林錦緞所題字的那一頁變成空白,有關臺灣鐵路起訖點的考題也被取消。

 從上述事件看來,林錦緞以及聲援的運動團體所從事的運動只有理想,沒有牽涉到個人利益,最重要的就是全體成員就像一家人,革命情感濃厚。

 民進黨的政治版圖增大之後就逐漸轉型,由運動團體變成分配政治利益的純政黨,政治人物塑造了政治團隊,團隊成員未必就是以前運動團隊的成員,有些新貴以前還不敢公開支持民進黨。形成「我們」團隊之後,非自己團隊的人就是外人,即使在運動方面有很大貢獻者也在排斥之列。

 由於各個政治人物的支持群眾重疊,所以,形成以陳總統為中心的民進黨團隊。所有政治人物無條件支持陳水扁,他們不是認同陳水扁,而是自己的支持者將陳水扁當作精神領袖,反陳水扁的人就會被群眾唾棄。礙於群眾的壓力,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不得不表態支持陳水扁。

 執政五年的民進黨由於朝小野大而難有大幅度的改革,與支持民眾的理想差距太大,陳水扁的民意支持度大為滑落,對黨內政治人物的約束力也大降。況且陳水扁的任期剩下還不到三年,一般政治人物不可能在這一段期間獲得政治利益,所以,對陳水扁的向心力大為降低,很多人脫離陳水扁而自立,形成「我」的時代。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