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議題政治修理站首頁

理解正常人的阿母


/鄭惠敏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我的阿母,經歷長女、大姊、家族內唯一媳婦、阿媽的角色扮演。每一樣的身份都讓她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導致70歲之後的她,常常在憤怒的關係中,想要把自己找回來。

 但是,太陌生了,她想不起自己的樣子,又氣憤於犧牲了一輩子卻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晚年樣子,就像試穿了一堆店裡的衣服,卻沒有一件是讓自己覺得適合的。

 要買甚麼樣的衣服,在經濟能力許可之後,已經沒有買不起的衣服,只有穿不了的衣服,但那件衣服是甚麼樣式,連自己也說不出來。

 我身材不好,人矮又胖,穿甚麼都不好看,這些衣服都是給那些本身就是衣架子的人在穿的。

 阿母常常在試穿了一堆衣服之後,覺得被深深打擊,回過頭去,撿起女兒要淘汰的衣服,孫女畢業後不穿的運動服,組合成一種委屈的樣子,在365天中,混搭一種特殊的節儉風,來展現自己對自己的不滿意,以及晚年才敢展現的壞脾氣。

 穿上了身為女性的基本套裝,再加上一件媳婦的圍裙,再擁有一張機車駕照,去上照顧嬰兒的保姆課程,強化方便四處採買及接送孫子的任務。這輩子所擁有的技能及證照,是為了他人,就連身分證的更新,是為了結婚且冠了夫姓,從不是因為拍了張漂亮的照片,想要為自己換張新的身分證。

 參加活動,問的是結束的時間是否能夠回家煮飯或接送孫子;遇到旅遊,想的是這幾天家裡的人要吃甚麼;遇到祭拜,拜的是規定的三牲四果,不是阿母愛吃的食物;遇到年節,一桌子是女兒、女婿、兒子愛吃的,孫子愛吃的,有三高須控制飲食的自己,會把剩餘的,大家不愛吃的,變成自己愛吃的,必須清乾淨的。

 如果再讓你選一次,你要不要結婚?

 我問過阿母這個問題。

 她很堅定的說,不要。

 她說,自己一個人,好好生活就好。

 購物、大餐、禮物的關鍵字,只會讓母親的形象,在社會的形塑上,變得更加母親的母親,等著在特定節日被感謝的母親,如果在平日得不到該有的理解,也是一種痛苦。

 因為知道阿母心裡的苦,遇到5月的這個商人節日時,我甚少回家,也覺得那只是日曆上的一張紙,就像平常的一個日子。

 但滿街的購物優惠海報布條及電視節目,都瘋狂地拿著商品狂毆母親及子女,好像有收到禮品及大餐的,才是合格的母親及子女。最可怕的是當「偉大」、「犧牲」跟「感謝」有了社會集體所定義的標準之後,大家都變得不快樂了。

 我會避開這天,唯有在自己與阿母有關連的出生日,會慎重地排開一切事情,陪伴彼此。

 那個願意對我說出她其實並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也不想要偉大的阿母,比較像個正常人。(轉載自鄭惠敏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ennHuiBin/posts/10216301080918719



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