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櫥窗社會議題政治修理站首頁

從民俗學看端午與屈原


/溫宗翰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民俗觀無法只憑文獻研究,文人書寫屈原又如何?

 習慣閱讀文獻者,如果不做田野,跳進民俗討論時,很容易出現一種錯覺;那就是把文獻的事實當作生活真實。文獻必然都是經過書寫或編輯而誕生,任何文獻我們其實都必須追問:這筆知識份子的民俗觀記載,能否當作庶民觀點?

 判讀文獻經常都比找到文獻更為重要。尤其,傳統民俗記載與民俗研究,經常習慣在文獻裡面求取解釋,希望獲得一種清楚明確的概念,但民俗觀並不是一件依靠文字紀錄來傳承的事情,民俗文化要能傳播發展,依靠的是庶民生活經驗與口頭相傳的實際接觸;在這種生活經驗的創造當中,形構內在的思想邏輯,完全不需要文字組織與傳播。這種本質性差異,就會造成文獻詮釋上的缺陷,只看文字容易產生誤判。

 比如清方志裡,文人記載經常說「送節」(贈送肉粽)是一種端午節習俗,事實上,「送節」並非端午特有,需要粽子或粿祭祀品的節日,守喪者幾乎都不能自己做,而要從親友來協助。若不明就裡地只看文字,就會被牽著鼻子走,忽略掉這其實是喪葬禮俗的一環,誤以為端午節大家都習慣送粽子給別人。

 屈原的案例也是如此,過去不乏有論文討論研究清日時期文人對屈原記載的內容,還有屈原詩文被台灣文人大量使用時,其實有一種抵抗日本殖民的思想在裡面。

 只不過,雖然過去文人都有記寫到屈原,但那不代表屈原跟普羅大眾有直接關係,至於普羅大眾、到哪個層級的普羅大眾,甚至是什麼事情與屈原發生關係?你還是得看你想要表達的核心論題來思考,如果是談庶民觀點,也得回到屬於庶民傳承的方式這一塊,才能知道屈原到底跟民俗之間有何關係。

 所以,去年大家在吵屈原爭議的時候,我曾寫了一篇屈原四種死因的短文,並談到屈原跟民間社會比較有緊密關係的地方,根本不是端午節本身,反而是水仙尊王的身分。

 端午節起於屈原的說法,經常是中國古典文獻裡面存在的討論,長期以來各時期文人記寫端午節時,多少都會引用這個觀點與看法,但那並不代表民間社會的傳承擁有這套價值觀。一般民眾能否接收到這樣的訊息,其實需要有明確的口頭傳承證據。

 截至目前為止的調查研究,我們幾乎很可以確認是,關於民間社會裡面端午起源於屈原說的傳承,幾乎都來自文獻,而不是根源於民間文學原生的生產邏輯。

 有人覺得戰前有文人寫到端午起於屈原說,就把他當作當時民間就有這樣的傳承,其實是想太多,既然現在的文人書寫可能無法全面代表民間價值觀,日本時代的文人當然也更無法代表當時的庶民觀點,尤其是只有文獻抄錄的研究方式,或書寫內容,所以,在判讀文獻中的民俗起源說法時,必須要能有「傳承性」的呼應,那才是民俗學方法裡面的核心重點。

 最後,如果覺得「端午起源於屈原說」確實在戰前就存在於台灣民間社會,那麼,有幾種方式可以努力:
 其一,從民俗傳承的核心邏輯中,也就是口頭傳承資料裡面證實這一點;
 其二,找到台灣民間社會現有父子相承的端午起於屈原說故事版本;
 其三,從民間文獻裡面找到非論述性的「傳說」記載。我相信如果真的能證實,那恐怕是非常大的民俗研究新發現。

 最討厭只有單憑看一兩條文獻,就來說嘴的人啦∼(轉載自溫宗翰臉書)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