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櫥窗社會議題政治修理站首頁

絕不容許奴役人性的跪拜禮復活


/張文隆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照片取材自自由時報

 這些年來,中國出現一些譁眾取寵的學校,藉著舉行「跪拜禮」,吸引了不少媒體的目光。原本以為那在中國,干我們何事?沒想到今年母親節前夕,宜蘭也有國小附設幼兒園染上這種奇怪的風氣(註:自由時報報導,更可怕的是學校校長和當地教育處長在面對質疑時,所做的回覆,更是令人吃驚!

 根據報導,「校長施智文指出,活動有經過家長們的支持。」「教育處長簡菲莉則認為,學校在辦理類似的體驗課程,不會只有形式上的儀式,絕對還有一些與學生討論活動意涵的過程,從中反思好與壞。」

 幼兒園辦這種奴化教育活動,還侈言活動有經過家長們的支持!家父長式的奴化活動已經經過家父長支持,所以辦了無妨,這是什麼邏輯?大人們不要老是欺負幼兒沒有發言權!教育處長同樣是官腔官調,請問幼兒園學生如何和大人討論?又如何進行反思?

 宜蘭縣教育處長簡菲莉、宜蘭國小校長施智文或許不知「跪拜禮」的歷史緣由,在此且讓筆者向他們剖析一下。身為家長,我們真的擔心官員無知的可怕!

 話說中國在漢以前,沒有正式的椅凳。人們在飲食、議事、看書時,是在地上舖一條席子,坐在席子上,所謂「席地而坐 」。因此,古代「坐」的姿勢,和現代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將臀部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則向後、向外」。古代的「坐」,實際上就是現今的「跪」。彼此面對面「跪」著,本質上就是面對面「坐」著。

 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然後再俯身向下,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請注意喔!雖然一方行「跪拜」禮,但另一方仍然是「跪坐」著。

 到了漢代以後,椅凳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漸漸出現「高坐」。原本的跪拜禮,由「跪拜者」面向「跪坐者」轉變成「跪拜者」面向「高坐者」,並隨著專制政體日益森嚴,逐漸成為階級差別的標誌,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 有時甚至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亦是世代相傳。

 中國在辛亥革命後,隨著君主專制政體的覆滅,終於結束了這種奴役人性的跪拜禮。當今的台灣,行「跪拜禮」的對象,大概也只對「靈界的力量」。只是沒想到此一奴性文化,這些年在中國復活也就算了,竟然還意圖移植到台灣來。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感到戒慎恐懼了!(張文隆/高中歷史教師暨口述歷史研究者)

2017.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