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黨主席馬英九的美國應試之行已經結束,28日,他在美國接受媒體訪問時自行評價此行反應「不錯」,台灣親中統媒更大肆替馬英九造勢,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馬英九在美國的行程,除了跟中國黨青年團聚會的所謂「與留學生有約」、泛藍僑團擁馬餐會等等少數幾個場合,營造了「萬眾擁載」的氣氛之外,統媒故意漏掉不報導的都是讓馬英九不安、冒冷汗的應試場景。
首先,統媒吹牛吹得最賣力而企圖故意讓扁政府難看的,當屬所謂美方「高規格接待」的說法,事實又是如何呢?前AIT台北處長包道格就說得很清楚了,包道格表示,這次接待馬英九的規格,與過去接待台北市長陳水扁的規格是一樣的。
統媒不敢多提包道格的說法,從頭至尾都睜眼說瞎話地欺騙觀眾,當然,他們更不可能告訴觀眾這個事實:馬英九這次雖受通關禮遇,但他並不在二十六位免檢登機的台灣官員禮遇名單上,而是以台北市長身分列在美方可享受海關禮遇的五十六位台灣官員名單中,享有同等待遇的還有高雄市長和部分閣員。
其次,馬英九接受美方官員的面試之後,臉色並不好看,至少沒有特別欣喜的表情,可見有沒有過關並未明朗,但馬英九自己卻以「滿意」回應媒體的提問,事實又是如何呢?
AIT理事卜道維就指出,身為台灣的老友,他對台灣的建議是,應該將國家利益置於政黨利益之上,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所有的政治議題論點都是由政黨利益為出發點。
這種說法就是對於馬英九及其領導的在野黨顯有不滿,美國官員又不是井底蛙,他們對台灣政情了解得很,他們對親中兩黨的作亂及馬英九單中國黨主席之後的狡詐表現,當然也瞭若指掌,因此,可以想見面試過程一定極為嚴苛,而且美方官員對馬英九的表現更不是完全滿意。
馬英九一路鼓吹他的「暫行架構」,說到得意處還大談要跟中國簽訂和平協議,彷彿他當了2008台灣總統就展開了一片坦途。
但是,美國國際安全計畫處主任坎培爾就很不客氣地吐槽說,他不認為北京信任台灣的任何一為政治人物,所以,任何有關和平協定的談判都將會很困難。
這是坎培爾在面試會所說的看法,腦筋清楚的人就可以想像,面試過程中,美方官員一定給馬英九更難堪的排頭吃。
馬英九沒有準備多少貨,所以,雖然他的台、中關係架構遭到高度質疑,但他也只能一套把式玩到底,面對泛藍死忠支持者時如此,面對專家智囊時也心虛膽怯地照賣不誤。
美方學者就毫不留情地質疑他,是否可能成為另一個追求統一,而與美國保持距離的南韓總統盧武鉉?
行前,美方已經透過媒體質疑過他的親中反美反日立場,顯然馬英九那一套把式根本無法使他們釋疑。
美國企業研究所所長狄繆思很明白地告訴他,美國擔心中國軍事建構,正強化在亞洲盟邦關係,馬英九卻說台灣必須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採取平衡,聽來像是另一個盧武鉉,有意和美國保持距離。
在被逼問得無處閃躲之際,馬英九除了賣力向美方討好之餘,只能卑恭屈膝到幾乎「賣身」地討饒說,他「不會把美台安全關係降級,台灣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美國」。
質疑馬英九是否要與美日拉開距離,傾向北京的學者,不只一位,而是有好幾位,最後,馬英九竟然使出賤招,附和中國的戰術,修理現在的台灣政府是「麻煩製造者」,向這些美國學者發誓他會「讓台灣成為和平製造者,而不是麻煩製造者」。
但是,前美國國防部中國科長卜大年對於馬英九的說辭,非常不滿意,因此,追問馬英九,美國在亞洲正進行圍防政策(hedging),日本因日美安保條約可能捲進台海衝突,馬英九有必要說明國民黨對美國和北京的態度,同時在日中可能衝突時如何選擇?
馬英九窮於接招,只好舉雙手投降,畏畏怯怯地、有氣無力地擠出這句話,「國民黨會在安全計畫上和美方合作,範圍不只是美日安全防禦,也包括共同合作維持區域和亞太的穩定」。
馬英九以為可以像在國內那樣耍可憐、耍無辜應付過去,沒想到卜大年並不滿意,但實在不忍心讓馬英九太難堪,所以,用提醒來給馬英九下台階,告訴他,日本可能涉入台海應變計畫,馬有必要說清楚他在中日之間如何選擇。
更讓馬英九如坐針氈,甚至可以說簡直丟臉丟到無地自容的,是在紐約市參加他的指導老師孔杰榮(Jerome E. Cohen)所主持的中國、台灣與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討論會,台灣統媒故意隱瞞馬英九的醜態,只挑可以美化馬英九的片段,說馬英九如何幽默他的老師、如何應答如流,把統媒可惡的陋性表露無遺。
有關那段馬英九丟盡了臉的過程,讀者可以參考本報專欄作者江建祥寫的《馬英九──認為別人都是傻瓜的自大狂》一文。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3.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