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文學」 

 (一)美麗島事件與文學政治化:80年代上半葉台灣文學的「去中國化」

 在80年代上半葉黨外雜誌的台灣意識論述中,70年代流行的鄉土文學開始和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相提並論,兩者都被視為是長久發展而存在的台灣意識的自然產物。黨外台灣意識的提倡者認為,70年代整體經濟的發展與政治的動盪,已使以台灣為主體的台灣意識深入社會各層面。他們借用馬克斯主義上、下層結構關係的概念,認為鄉土文學與政治反對運動兩者都是台灣政治與經濟現狀的忠實反映。【註:譬如陳樹鴻([1983] 1988)與施敏輝(陳芳明)([1984] 1988,[1985] 1988)的說法】

 這種說法的典型陳述,可以用《生根》(《深耕》系統的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的作者說:臺灣鄉土文學究竟是什麼呢?它的對象就是這一個被共同的政治經濟生活連結在一起的台灣人民的生活,描寫他們所受的壓迫與不平,描寫他們的發展與前進。鄉土文學運動的動力是台灣意識對非鄉土文學的批判,並且在台灣實體的存在上建立起一個相對應的、反映客觀的文學世界。正如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是要在台灣實體的客觀存在上建立起一個反映現實的文學世界一樣,黨外的台灣民主運動也是要在同樣的客觀存在上,建立起一個相對應的民主政治。而推進它的原動力則是台灣意識,針對否定台灣現實的非民主體制的批判(陳樹鴻 [1983]1988:198-199)。

 在這種論述中,鄉土小說家與鄉土文學提倡者鮮明的中國意識幾乎完全被忽略,反之,鄉土小說家認識到台灣是主要的「鄉土」,則被刻意強調,而他們對中國民族主義議題的深刻關懷則未曾被提及。【註:參見本文「註8」與筆者博士論文(Hsiau 1998)第三章】當激進的黨外成員運用民族主義的原則,並且以建立新的民族國家來思考台灣的未來時,台灣意識開始被視為與中國意識無法相容。這種論述代表的是美麗島事件之後新近出現的黨外的台灣民族主義,而非鄉土文學主要作家與提倡者當時的想法。我們在80年代上半葉的黨外民族主義論述中看到的,是一種特殊的興趣正快速發展:亦即根據目前的關懷與期望而重新建構對歷史過往的認知。

 當黨外激進成員開始將鄉土文學與黨外政治反對運動相提並論時,傾向於支持台灣獨立的本省籍文學作家與批評家也開始推崇葉石濤早期對本省籍作家與作品的評論,並將他的看法往前推進一步。對他們而言,葉氏1965年──大約鄉土小說受重視的十年前──出版的〈台灣的鄉土文學〉一文指出了「〔戰後〕第一代作家與〔殖民時期〕先行代作家一脈相連,香火不絕,台灣文學的潛流不斷……」(彭瑞金 1983:48)。至於葉氏1977年〈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則因為指出台灣(鄉土)文學是以台灣意識為基礎,而被認為提供了「台灣文學」的絕佳定義(宋冬陽 1984a:14-19)。【註:不過,至少在70年代陳映真、黃春明等人的鄉土小說流行之前,葉石濤用「鄉土文學」一詞指稱從殖民時期到戰後當時所有本省籍作家的現代文學作品,以便與「中國文學」的民族傳統區分開來。因此,葉石濤當時的「鄉土文學」概念與70年代之後流行的「鄉土文學」一詞所指不同。】

 整體而言,在80年代支持台灣民族主義的文學批評者論述台灣文學時,基本上不出葉石濤上述兩篇文章的主要觀點。【註:見葉石濤1965;(1977)1978】然而,在80年代這些文學批評者的推演論述下,葉氏在兩篇文章中強調台灣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特殊性,但又主張平衡文學表現中的台灣地方認同與中國民族認同的用心(Hsiau 1998:161-164),則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