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路電視台政治修理站首頁

細細品味旗山老街建物

連結程式碼:

https://youtu.be/tF1lZ6t7uXo

 

 

 旗山老街是日治時期開闢的「本通」,一、二十間巴洛克式街屋是其特色之一。國民政府占據台灣之後,這條街被改名為黨國污名的「中山路」。

 旗山地區原為西拉雅族支族馬卡道族「大傑巔社」(Taburian)的所在地,巴洛克式街屋是在日治大正十四年至昭和五年(1925年-1930年)之間,由街長陳順和等人倡建「市街改正」計劃,,原本這一帶為軍事用地,經協調後北段撥出原練兵場660多坪建地,南段撥出原營房500多坪建地。

 富紳蕉農吳瑞基率先建造,後來旁邊住戶陸續跟進,總共建了19間洋樓,均為二層建築,每間寬1丈5尺,全部都裝設有現代化的自來水。

 巴洛克式街屋的主體是磚木結構的斜頂樓房,而正立面則多用鋼筋混凝土樑與磚頭造成。此外外牆會施以洗石子工法,配合清水磚或磁磚做裝飾,並強調柱子、門窗、窗台的樣式。

 其中牌樓頂端的山牆,裝飾圖案既繁複又華麗,表現了當時工匠們的巧思及手藝。山頭紋飾常見有花草紋,「山頭頂」亦常有鳥獸、貝殼狀等圖騰飾物以顯個人不同。甚至會將家族姓氏雕刻於上,從上面的姓氏或羅馬拼音就可以知道之前擁有者。例如K是ko桑,即洪武發先生,ZENSHIUKO主人是洪善修。

 這些歷經數十年風霜的老建築,至今保存完整,其中以吳家古厝最具代表性。此外,還有維多利亞式的外觀與哥德式的八角斜頂的旗山火車站與旗山區農會等文化資產。


●不同角度看景點: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7HJQYE2rsXUWRQlRcQRQjmdj5Xac656

 

 

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