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中國強權時代的命運


美國之音

http://www.southnews.com.tw

 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正在日益強大。在一個美國和中國相互抗衡的世界裏,誰將主宰誰呢?誰會擁有整個世界的控制權呢?在一個中國強權的時代裏,美國的命運會如何?

 1948年生於愛爾蘭的芬格爾頓是一個生活在東京的財經記者和評論員,撰寫過多本有關全球經濟的書。這位對全球化持激烈批評態度的作家以他對80年代中期日本的經濟、金融和製造體系的分析而為人所知。他還準確預見到日本銀行體系和股市的崩潰以及90年代末美國高科技泡沫的破裂。

 芬格爾頓在他的新書《處在龍的利爪之下──美國在中國強權時代的命運》中表示,在美國領導人把目光聚焦在中東地區的時候,中國正在悄悄的鞏固它的地緣戰略前景以及它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它的得失攸關要比製造業的就業機會或是主權財富基金的透明度重要得多。它事關哪一個國家將會控制美國所建立的全球體系以及那些融入到這一體系的國家。

 自從80年代中期起就生活在亞洲的芬格爾頓在華盛頓表示,美國的統治階層並不了解中國或是中國政府的性質。

 他說,「目前情況的真相是什麼呢?尤其是中國崛起的真相是什麼呢?我要指出兩個主要的看法:一個是中國的制度不是資本主義制度,而且沒有向資本主義靠攏。另外一個是政治方面的觀點,即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並沒有趨同於西方的政治價值觀。」

 既然東亞模式非常不同於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這種被看作是最有效的經濟制度,那麼,為什麼這種制度能夠起作用,而且在促進出口和推動經濟增長方面能夠如此有效呢?

 芬格爾頓說,「我要指出的根本動力是壓制消費這樣的一個概念。在這些經濟體,政府都做出了壓制消費的努力。對於一個經濟學家來說,這意味著一個重要的結果,即壓制消費等於有效地提高儲蓄率。在這一點上是沒有爭議的。」

 這位作者表示,中國政府通過縮小個人生活空間、糟糕的住房條件、緊縮的信貸以及對奢侈品徵收高關稅等一系列方式來壓制人們的消費。同時, 通過價格操縱和市場壟斷的運作方式把這些存下來的錢進行投資。

 在政治方面,芬格爾頓認為,中國仍然是一個集權主義國家。當局通過「政策的選擇性執行(selective enforcement)」來控制民眾。他說,這種做法也影響到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

 他說,「今後的一個問題當然就是外國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被拉到這個選擇性執行的網路中。與中國公司一樣,美國公司也必須入鄉隨俗,以『中國式』的方式經營,這意味著賄賂別人等等。但是,這種做法又使得他們可能成為選擇性執行的對象。儘管你沒有看到很多這樣的情況,但單是威脅這樣做就足以使大家不敢越雷池一步。」

 芬格爾頓還認為,中國正在採取的限制進口美國等西方國家產品和服務,同時將中國的出口最大化的做法不可避免地會同美國發生衝突。

 儘管這本書被一些人視為是有關中國的不可不讀的一本書,但是,英國康橋大學國際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哈爾珀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這本書使他大失所望。

 他說,「對於我來說,這本書的問題在於,它得出的結論沒有得到所提供的資訊、數據或是論據的支援。我不得不告訴你,我不把這本書當回事。」

 曾經擔任過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和白宮官員並且寫過多本專著的哈爾珀目前正在著手撰寫同芬格爾頓這本書同一題材的書。他說,他對書中有關日本上個世紀30年代在當時的滿洲國發展儒家政治文化的闡述有一些興趣,但是他覺得,從總體上來看,這本書了無新意,只是一些個人看法的堆砌而已。

 在美中兩國誰將主宰誰的問題上,哈爾珀也與芬格爾頓的看法相左。

 他說,「我認為,這兩大經濟體到本世紀中葉的時候會基本上旗鼓相當,那個時候,兩國的軍事實力也會更加平等,儘管我不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會超過美國。在任何情況下,我都看不到北京會統治美國的情景。我倒是認為,我們會看到一個多極的世界結構,中國的經濟實力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位前美國外交官表示,中國將成為一個非常強大而且非常重要的國家,但他不認為中國會主宰整個世界。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