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關係首頁

美國的態度加劇了馬英九急速傾中的危機


/櫻井良子

http://www.southnews.com.tw

 台灣在野黨民主進步黨國際部副主任賴怡忠表示,「中國很有可能在2012年併吞台灣。國民黨的馬英九政府超乎預料的急速傾中,正合了中國之意。馬英九對中國沒有抗壓性,結果什麼都照中國劇本演。胡錦濤想要藉著吸收台灣來名留歷史後,功成身退。」

 正如賴副主任所說,最近台灣的對中靠攏簡直可以說就是異常。今年4月,兩方才剛同意為了促進中台交流,大幅擴大直航船運及班機。光船運,2001年開始時,每年有2萬人來往。到今年6月底,已經突破60萬人,預估再一年會突破120萬人。

 5月,中國決定設置台灣海峽西岸經濟區金融中心。這個經濟區是溫家寶之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的。目的是放寛中國對台灣的投資。

 中國才剛做出決定,馬英九政府立刻回應了中國。不顧在野黨的反對,6月30日中國資金解禁,結果台灣股價及不動產都漲了。現在馬英九政府的下一個目標,是在明年前半年和中國締結ECFA。

 ECFA和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意思差不多,其大要是促進自由貿易、投資及保護智慧財產權,加強經濟交流的同時,設定問題發生時的解決方法。至於為什麼不說是FTA,而以ECFA的形式,則是因為中國視台灣為一地區,而非國家。

 賴怡忠說,「一半以上的台灣人都對馬總統猴急的傾中感到擔憂。80%的國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是,人、物、錢的交流擴大,使得台灣像掉入漩渦,被中國吸住一樣。問題不只是台灣企業會被中國資金買收。」

 ● 害怕中台摩擦的美國

 中國資金在買收台灣企業過程中,不但可以左右台灣企業的人事,也開始支配台灣人的人心。

 「最糟糕的不只是將會出現中國支配台灣人心的情形,更嚴重的是,美國鼓勵這樣的狀況。」

 的確,美國目前非常不樂見中國及台灣之間起摩摖。不只台灣、中國,美國也希望儘力避免日、中摩擦。換句話說,美國的台灣政策和美國的對日政策其實是互通的。

 賴怡忠說,「美國沒有十分注意到台灣的情形。因此,不知道問題有多嚴重。」

 賴怡忠也提到了美國商會在台灣的影響。

 「台灣人的陳水扁總統要和美國締結FTA時,美國商會反對。說台灣沒有資格,陳水扁只是在做政治宣傳。但是,馬英九才剛上任,立刻像翻書一樣,表示贊成。由於歐巴瑪總統不是那麼支持FTA,所以,台美交涉並沒有太大的進展。反正美國商會就支持馬政府,只因為他是中國裔的國民黨。」

 ● 為什麼他們反台親中呢?

 「的確,美國商會的成員是美國籍,其實是中國裔的美國人。他們是擁有美國籍,卻是對中國有強烈歸屬感的美國人。」

 當然也不是所有成員都是中國裔。除此以外,還有大環境的背景,也就是美國整體都在向中傾斜。

 保守派智庫的「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葉爾茲曾當過錢尼前副總統的幕僚長。他這樣說:

 「歐巴瑪基本上支持馬英九的中國政策,而且如果馬英九和中國決定的事情,他也不會反對。」

 換句話說,就是認同馬政府的急速傾中政策。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的James J.Przystup這樣說,就算中、台在政治上有了改善,但是,對準台灣的導彈仍然有增無減。

 「美國不想因為台灣問題被捲入對中紛爭。當然,台灣人有權力決定台灣的將來。但是,不論台灣人的決定有多民主,誰都無法預測會帶來什麼結果。美國要如何在支援台灣與對中關係中求得平衡,沒那麼簡單就可以找到答案。」

 ● 李前總統的訊息

 喬治城大學客座教授薩達更直接了當地説,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台灣國民,就算經由選舉拒絕和中國統一、主張台灣獨立,很難說到時美國一定會站在台灣那一邊。

 「美國很多人都支持馬政府對中的態度。尤其歐巴瑪政府自己也在避免和中國摩摖,我不認為會美國會為台灣出頭。」

 「陳水扁靠批評中國來強化自己的政治立場。為了強化個人政治立場,卻使美國可能遭遇危險。陳水扁的行為造成美國議會親台議員的分裂。」

 薩達教授還說,「這種人一定要毀了他。」就算沒薩達這麼急進,但是,從這裡還是可以了解美國多不願意看到中國和台灣之間起衝突。

 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台灣的李前總統應東京青年會議所之邀訪問日本。9月5日,李前總統在東京日比谷公會堂演講坂本龍馬的「船中八策」,超過二千名的聽眾前來聆聽這場長達二個小時的演講。

 今天86歲,其堂堂演講之姿,正是兼具教養與國家觀的領導者之姿。

 李前總統激勵日本要重建日本文化文明及自主獨立之精神,從敗戰的喪志中爬起來,建立真正的日、美對等關係。

 這世上還有比李登輝更了解日本、替日本加油的政治家嗎?李前總統對日本的鼓勵,同時也是對他所愛的祖國台灣的鼓勵。在這個可以明白台灣、日本命運重疊的演講,令人再次深感不論日本或台灣都正面臨一大轉折點。(櫻井良子/日本名評論家,本文譯自2009年9月17日《新潮週刊》「日本文藝復興」專欄•陳悅文譯)

 

http://www.southnews.com.tw0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