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關係首頁海兒專欄

《海兒專欄》

反日風潮再起背後的亞洲局勢析論

http://www.southnews.com.tw

 由於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八月十五日「終戰紀念日」,不顧韓、中等國的反對前往日本「靖國神社」參拜,一時之間又再次地挑起了韓、中等國的反日風潮,中國除批評小泉此舉是「踐踏人類良知」,並在八月十日即先行召回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向日本「示警」;而韓國則在事後召回其駐日大使作為初步的抗議行動,青瓦台總統府更在八月十六日表示:如果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下(九)個月成為日本新任首相,並且繼續參拜「靖國神社」的話,韓國就拒絕舉行「韓、日高峰會談」展現出相當強硬的態度。

 而在台灣方面,統派勢力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來呼應中國的反日風潮,除了由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在八月十五日帶領一批台灣原住民前往日本抗議外;「親民黨」永和市市民代表黃錫麟等五名民眾也在八月十六日晚間搭乘海釣船出海,企圖前往日本尖閣(釣魚台)群島「宣示主權」,卻在日本海上保安廳強大的海空兵力攔劫下無功而返,草草的結束了這一場「反日接力賽」。

 倒是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在八月十五日表示:「日本對於各種意見的表達,應該獲得尊重。希望日本能夠以正面的眼光,看待過往歷史,並且為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更多的貢獻與努力。」以四平八穩的發言對於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一事作出不同於韓、中兩國的回應,並沒有被捲入這一波的反日風潮之中。

 面對如此的局勢,小泉首相倒是氣定神閒的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不會以中、韓反對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由,拒絕與中、韓舉行高峰會。」即使美國總統布希要他不要去參拜靖國神社,他還是會前往,不過,「布希總統不會說出不像大人的話。」小泉首相這一番話不但諷刺中、韓兩國的領導人「說出不像大人的話」,同時也凸顯出中國與韓國的無理取鬧,可以說是很有說服力。

 事實上,東亞地區這幾年逐漸興起的反日風潮,表面上看是東亞各國對於過去歷史詮釋的爭議,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卻是和中國崛起、與日本競爭者東亞盟主的戰略態勢有關。由於日本的經濟在過去十五年一直陷入長期性的衰退,而中國的經濟力量則是在過去十五年間大幅長期成長,這一消一長的情況讓東亞許多國家都認為中國必然會取代日本成為東亞的盟主,加上中國在聯合國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有著比日本優越的政治地位,更是加深了許多東亞國家這樣的觀點。

 只不過,隨著日本經濟力量經過長期的調整後再次強勢成長的力道,日本在取得美國的強力支持後,逐漸想要擺脫了過去「經濟巨人,政治侏儒」的不協調角色,積極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由於日本擁有雄厚的國力作為後盾,讓這個目標有極高的可能性達成,自然使得中國要全力來杯葛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企圖阻止日本繼經濟強國之後又成為政治強國、軍事強國,拿過去日本橫掃東亞的歷史作文章,自然也就成為中國最好用的工具了。

 另外,由於韓國在心理上對日本仍存在著至今仍難以化解的仇恨,日、韓兩國在獨島的領土主權爭議上也是互不相讓,而韓國在盧武鉉就任總統以來,一直試圖在外交上「走自己的路」,想要利用親近中國、朝鮮兩國來制衡美、日,使得韓國常不自覺的跟著中國一個鼻孔出氣;外加一心想要狐假虎威藉中國之力以奪取政權的台灣統派,自然也就使得東亞國家這幾年的反日風潮方興未艾,且有越演越烈之勢了。

 是以,真正造成這幾年來東亞地區反日風潮的真正源頭,很顯然的就是一心想要壓制日本、進而在東亞地區取代日本的中國!是以,即將在九月任期屆滿的小泉純一郎,在其卸任前先是在八月十日訪問蒙古,宣布對蒙古新的援助計畫,並與蒙古這個和朝鮮關係密切的國家討論核武與飛彈爭議。嗣後並預訂在八月二十八日出訪中亞的哈薩克以及烏茲別克訪問,與兩國領袖商討地區安全及加強經貿關係,並為日本爭取穩定的油源與天然氣。小泉首相在卸任前這一連串的外交出擊,很顯然就是衝著中國這個東亞的反日源頭而來的。

 因為日本這麼做除了可將觸角伸入中國的後院,抵消中國藉由「上海合作組織」來拉攏中亞四國對抗美國在此一地區擴張民主勢力,替美國完成其在中亞民主化的未竟之業外;更讓日本可以藉由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爭取中亞四國繼續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瓦解中國繼東亞之後在全亞洲乃至於全世界煽起的反日風潮,阻止日本邁向政治與軍事大國的企圖。

 在這樣的局勢下,台灣自然是只有採取因勢利導、甚至於在必要時與日本共同聯手的方式,在中亞地區穩紮穩打的拓展影響力,才有可能對抗中國這個試圖藉由優勢的政治地位與逐漸壯大的經濟力量在亞洲崛起的反民主霸權,為台灣爭取合理的國際生存空間。
(本文與在美國發行的 同步刊出)

tp://www.southnews.com.tw200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