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外交關係海兒專欄

《海兒專欄》

透視梵、中即將建交的真貌

http://www.southnews.com.tw

 打從堅決反共的前教宗若望‧保祿過逝,本篤十六世就任梵諦岡新教宗之後,有關梵、中即將建交的傳聞就一直不絕於耳,近來,甚至於還傳出了梵諦岡有意向中國進一步妥協,同意中國要求其必須與台灣斷交的條件。

 儘管台灣的媒體將此事炒作的繪聲繪影、煞有其事,然而,台灣外交部門還是老神在在的以:「教廷與中國在這段期間有接觸是公開的事實,但是,台梵關係在短期內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的可能;外交部對相關情勢絕對不會掉以輕心,但也不會因為這樣就過度緊張,會保持冷靜觀察的態度。」來回應。

 外交部如此的回應對於台灣人民而言,自然是無法輕易的釋懷。畢竟,中國在國際上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強迫他國必須先與台灣斷交之後才能與其建交的蠻橫作風,早已讓台灣人民普遍感到深惡痛絕!

 如今,若是連一向強調宗教自由與人權至上的梵諦岡也要如同其他的世俗國家一般,屈服於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之淫威下,捨台灣而就中國,無論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台灣人民也都將無法接受,而要視之為一種宗教道德上的自我背叛!

 惟如就最近一再對外放話說梵諦岡與中國建交時機已經成熟的人,其實正是最近才剛獲得梵諦岡冊封的香港特區的樞機主教陳日君而論,很顯然的,真正在操弄這個議題的源頭是陳日君,所以如果要瞭解梵、中建交的真實面貌就必須從陳日君的處境切入,才有可能弄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大體上,陳日君是中國政府所不喜歡的人物,也多次和中國政府唱反調,但是,到最後他卻能夠被教廷任命為中國香港特區的樞機主教,顯然梵、中兩國對此都有所妥協才有可能成就。是以,陳日君在對外的發言上除了繼續維持其一貫的關切香港的民主自由與中國天主教信徒的人權立場外,也必須在相當程度上顧及中國政府的顏面,才能夠如同走鋼索一般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求得一個可以不斷繼續前進的平衡點。

 而陳日君公開鼓吹梵諦岡即將與中國建交,並放話說梵諦岡可能因此向中國妥協而與台灣斷交,並「力勸教宗本篤十六世在與台灣斷交後,親自向台灣教徒致歉」,因為梵蒂岡從未與任何地方斷交,希望台灣教徒能夠接受的言論,事實上也就是陳日君企圖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求得一個可以不斷繼續前進的平衡點的具體表現。

 因為,對於中國來說,陳日君公開主張梵諦岡與台灣斷交的言論,是中國政府所想要聽的政治語言,陳日君顯然是要利用這樣的政治語言,試圖軟化中國政府其它的強硬立場(如:對於神職人員的指派、外國天主教傳教士在中國的自由傳教權…等等),以促成梵、中的建交,進而藉此打開中國人民長期以來被中國政府嚴格箝制的信仰自由。

 相對而言,梵諦岡方面對於陳日君的言論始終抱持著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曖昧態度來看,顯然梵諦岡也樂於藉由陳日君的主動請纓,來作為試探中國對於建交底限的問路石,無論到最後梵、中建交是成與不成,梵諦岡都能夠全身而退,並保留再次出牌的迴旋空間。

 是以,若要真正透視梵、中建交真貌的話,就絕不可能單從宗教面,亦或是單從政治面去觀察。畢竟,不論是梵諦岡、中國亦或是陳日君本人,在這一場梵、中建交的牌局中,都是宗教中有政治,政治中有宗教,彼此間仍都在相互試探的地步。無怪乎,有意訪問中國的教宗本篤十六世,要在羅馬告訴信徒說:「訪問中國的時機必須交由上帝決定。」了。

tp://www.southnews.com.tw200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