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uthnews.com.tw |
|
(本文與在美國發行的
同步刊出) |
|
陳水扁總統9月22日在瓜地馬拉接受當地媒體「二十一世紀報」專訪表示,為協助中美洲友邦發展,台灣將提出二億五千萬美元「榮邦專案」。而陳總統可望在尼加拉瓜舉辦的台灣與「中美洲元首高峰會」中,正式宣布啟動這項計畫。
此一政策的宣佈,立即在台灣內部引發強烈的爭論,除了中、親兩黨的立法委員會紛紛批評其為「金援外交」外,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也表示,政府應視財力狀況援助邦交國,援助款項要用其所當用,以免進了政客口袋。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對於這些錢可能落入到國外政要的私人荷包裡表示疑慮。
事實上,若從此一專案本身所強調的是「投資」的性質來看,和過去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採取以金錢「援助」友邦的性質,顯然完全是兩回事。是以,中、親兩黨對於此專案的反應,除了暴露出彼等一貫「以己度人」的心態外,同時也顯示出他們若不是對此專案不了解,便是想要刻意扭曲、抹黑政府!
從冷戰結束後,各國的經濟發展逐漸邁向「全球化」時代,除了在WTO架構下朝向世界化發展外,各國也都不約而同的在進行區域性的經濟整合。比方說,中國近年來就積極推動與東南亞國協之間的經濟整合,並已於去(2004)年11月29日,在寮國永珍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在2010年建立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而日本與韓國也積極與東協磋商,東亞經濟整合將由「東協十加一」(東協十國加中國),發展為「東協十加三」(東協十國加中國、日本、韓國),然後再進一步發展成一個擁有廿億人口、逾兩兆美元生產總值的龐大的「東亞自由貿易區」。
中國這樣的作為固然在經濟上是時勢所趨,事實上中國也有想要藉由此種經濟整合的方式,將東南亞再次納入其歷史上的「朝貢秩序」勢力範圍內,以逐步地將美國的勢力從此一區域逼出的政治考量!是以,中國在與東協十國進行經濟整合之際,也就毫不掩飾的將台灣排除在外,讓台灣即使想要藉由推動「南進政策」將台商引向東南亞各國,但終究還是無法擺脫中國的控制。
此外,中國也已經將手伸入一向被視為「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國家,除了積極地爭取加入OAS(美洲國家組織)成為觀察員並排斥台灣的加入外,更不斷地猛挖台灣在中南美洲的邦交國,想迫使以經貿立國的台灣到最後不得不在政、經領域均遭到中國的封殺下,乖乖地向其投降!
更讓人特別警戒的是,中國最近趁著美國與委內瑞拉關係產生齟齬的時候,趁虛而入與美國爭奪油源,並利用中南美洲各國普遍存在的貧窮、毒品走私、低落的勞工標準和不成熟的人權狀況等弱點,與其交往、積極拉攏。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國在中南美洲投入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與中南美及加勒比海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及大規模發展計劃,企圖要在此一區域逐漸取代美國的地位之意圖已經是非常明顯。
就此而論,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中國步步進逼的情況下,如果台灣再無所作為,以不變應萬變的話,不但在國際上的處境會越來越孤立,同時到最後甚至於恐將淪落到除非接受中國的統治,否則將無法生存下去的地步。
也因此,陳總統在此時提出「榮邦專案」的計劃,除了有鞏固邦誼的政治考量外,事實上也有抓住美國國會通過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協定,以及美洲自由貿易區協定後,所衍生的龐大商機,讓台灣可以藉由此一專案的實施,協助台商拓展海外市場、根留台灣、佈局全球、避免過度投資中國、遭受到中國的控制之經濟考慮,與過去中國國民黨執政時代那種單純以「花錢買外交」毫無全盤戰略規劃的作為,根本不能相提併論,是一套將外交與經濟結合起來的「美洲政策」。
然而,若從更為長遠的眼光來看,台灣與中南美洲友邦之間的交往似乎不應僅限於經貿層次的現實利害考量而已,而是應該進一步地與美國聯手,去推動整個中南美洲政治民主化與社會改造,才能夠將整個中南美洲穩住,讓中國這個不民主的極權國家無法在此一區域內興風作浪,進而衝擊到整個民主價值的基石,這才是一套足以利人利己的「美洲政策」!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5.09.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