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北銀合併案看「中國黨」的專業 | 打從台北市長馬英九也傳出了前後多次出入富邦招待所吃魚翅的風暴,整個事件隨著前台北銀行董事長廖正井跳出來批評台北政府推動北銀與富邦銀兩家銀行合併的決策有瑕疵,並獲得呂副總統的聲援而引發台北市政府的反唇相譏後,已使得此事件也逐漸擴大、越演越烈的趨勢! 對於身為普通老百姓而言,金融機構的合併案的確是一個相當「專業」的問題,也因此,可能由於這個緣故,最近由於公投議題所引發的「民意V.S專業」對立的話題,隨著前環保署署長郝龍斌的下台,讓「專業」的郝龍斌披著悲劇英雄的色彩而備受矚目的社會氛圍下,台北市政府也就自然而然的加以順勢操作,說北銀與富邦合併案是屬於「專業」的範疇、決策沒有瑕疵,以規避廖正井所一再質疑的,「為什麼富邦可以對北銀以小併大?」這個不好回答的敏感問題了! 當然,台北市政府為從這個困局開脫,除強調上述的「專業」說帖外,為了進一步讓自己的說法更有「專業性」,也就免不了要倒打一耙,來質疑廖正井在擔任北銀董事長期間,曾經堅持北銀要與虧損累累的中興銀行合併,以提出這樣同樣難以回答的敏感問題來反將廖正井一軍,在他們的盤算中,或許不能讓廖正井就此住口,但最起碼可以拖廖正井下水,讓民眾留下一個印象──廖正井當年主張北銀和中興銀合併也不符合「專業考量」,恐怕也是有不可告人的「政治考量」吧? 不過,不管廖正井是不是夠「專業」,當年是不是別有用心的「政治考量」?廖正井的主張終究沒有獲得採納而成為決策,而北銀被富邦以小併大,是台北市政府的最終決策與馬英九曾經多次出入富邦招待所一樣都是眾所週知的事實,則台北市政府意圖將廖正井拖下水,以減輕自己壓力的如意算盤也就要落空了,到最後還是難以迴避社會上要求台北市政府說明這個決策究竟哪一點符合「專業考量」的標準? 就我個人而言,由於不是金融界的從業人員,當然不具有對於金融機構合併案的「專業」,只不過任何高深難懂的「專業」在民主政治制度下,都理當經得起「常識」的考驗,而有「專業」能力的政治菁英更該擁有把艱澀難懂的「專業」問題,轉化成只要具有一般常識者就能輕易瞭解的概念,如此方能夠爭取選民的認同而決定是否給予支持,這才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真諦! 否則,率爾以「不具有這種能力」來作為塘塞,那就難脫兩種可能,如果不是其本身根本就「專業」能力不足,就是別有用心的想要以「專業」之名,來逃避人民的監督,一如在帝王專制時代,統治者也往往以自己的智慧與道德都超乎凡品,來要求人民無條件的絕對服從一般,都是假「專業」之名,行「獨裁」之實! 因此,不管北銀是和中興銀或是和富邦合併,由於廖正井與台北市政府都沒有進一步說明這兩個明顯違反「常識」在「專業」上的所以然究竟何在,因此我也就都對它們抱持懷疑的看法! 因為中興銀本身虧損累累,台北銀行和它併委實看不出有什麼好處;反之,和富邦併也是一樣,如果按資產規模來看,應該是北銀併富邦而不是富邦併北銀,如今卻反向操作,雖然說台北市政府可以因此有高達兩百多億元進帳,但這是否符合公共的最大利益?則不免要啟人疑竇了,畢竟資產規模遠比富邦雄厚的銀行所在多有,如果透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為之,依常理自然要遠比富邦能夠提供更優厚的對價、讓市庫進帳更多才是啊! 是以,從台北市政府這個決策來看,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樣的「專業性」可言,倒是有很強烈的政治角力在其中! 進一步來看,一個銀行合併案「中國」國民黨尚且搞成這副德性,那麼他們口口聲聲喊著要和中國「統一」,這個牽涉到更多人幸福與前途的國家主權級的合併,「中國」國民黨如果將來真的取得政權了,是否也可以輕輕鬆鬆的就用「專業」兩個字打發台灣2300萬人? 反正,不管是北銀和富邦合併,還是台灣和中國的合併(統一)通通是「專業」問題嘛,在「中國」國民黨和親中派的馬英九眼中,你們這些沒有「專業」能力的愚夫愚婦豈有置喙的餘地? (http://southnews.com.tw) (2003.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