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專欄》

民進黨檢驗站首頁老包專欄

台灣的民主路線大挫敗

[2006/05/05]


 阿扁總統的家庭,最近陷入司法案件風暴,這當然是復辟勢力有計畫的「養案」之後,進行「柔性斬首」的策略一環。很多人不免納悶:為什麼會搞到這種地步?

 復辟勢力欲奪回政權,但問題是李登輝時代早設下了民主路線的框架,在此框架內,通常本土的民主派會較具優勢,復辟派很難占到便宜。因此,復辟派常選擇「框架外」的奪權方式,二○○四年總統大選投票前一日,發生的暗殺阿扁事件,就是這種方式之一。

 暗殺事件雖然沒有成功,但透過媒體傳播的洗腦效應,此事件卻能被復辟派成功塑造為「槍擊造假」,我們因此也可以意識到媒體也是復辟派「框架外作戰方式」重要工具。而在「槍擊造假論」幾演成一樁政變危機的過程中,我們也應注意到綠營似乎喪失了反擊能力,投入論辯及撥亂反正的企圖可說非常微弱,因此,一種自亂陣腳的前兆,也讓復辟勢力逮到可以介入分化的缺口,這又是復辟派框架外作戰的一大助力。

 總之,媒體生態嚴重失衡,以及綠營自亂陣腳,正是本土派目前瀕臨崩盤的兩大主因。

 在過去的年代,媒體多少有一種自我約束的力量,譬如對偵查中的司法案件,採取尊重而不評論的態度,但現在卻是不但熱烈「評論」,還扮演起主導辦案的角色,所謂「偵查不公開」的古典精神,在檢調與媒體的習慣性勾結之後,已淪為空談,媒體、檢調就成為復辟派很好的「框架外」作戰工具。

 李登輝曾慨嘆他十二年執政時期,未及注意到媒體生態失衡危機,乃台灣民主路線一大缺憾,但阿扁主政之後,也未記取教訓,縱有不少懇切建言,終因信賴少數年輕幕僚的膚淺操作,而導致更惡劣的後果。舉例而言,當媒體以「合理懷疑」來中傷綠營高層時,人們已相信那是一種新聞自由的表現,但卻沒人注意到法治邏輯上,「合理懷疑」是遭指控一方,用來維護自身人權的防線(控方若提不出證據,或證據有瑕疵,被控者就可「合理懷疑」是惡意羅織),但現在民主派,誰有能力去進行這種理性公民社會的建構?

 而在內部自亂陣腳方面,本來阿扁連任之後,理應建立一種大家長及仲裁者地位,未料他卻獨厚新潮流派系,把新潮流式思維納為執政風格,開始與李登輝劃清界線,並採取孤立謝長廷的領導方向,而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這些陷阱又正好是統派媒體在策動主張的,復辟派得來全不費工夫,綠營困境因此提前來到。

 李登輝及謝長廷是最能護航阿扁的兩大角色,但卻是新潮流視為影響派系發展兩大障礙,或許因此獻策阿扁採取某些作為;而在去除這兩張保護網之後,我們來看阿扁所任命蘇氏新閣揆,每當阿扁遭到輿論及政治打擊時,可曾幫阿扁講過一句話?不但不幫忙辯護,甚至落井下石的痕跡,也是比比皆是吧?而與蘇氏結盟的新潮流更不必說了,它若不倒打一耙,那才奇怪呢。

 發動「斬首」策略的中資T台,因資金結構問題被罰款一百萬,新內閣則取消此罰款,這豈不是很詭異?新系向與媒體交好,但統媒只允許它從事綠營內部鬥爭,也因此,靠媒體加持壯大的新系,只能在黨內搶收成果,但無法開疆闢土-因為碰到藍營禁地,它的招數就不管用了。

 阿扁在五二○講了一句「志工偉業,罄竹難書」,讓統媒及統派立委大聲譏笑「亂用成語」,教育部長杜正勝跳出來辯護,舉出古文典故,證明「罄竹難書」也可用在形容好事,本來這是一件令人感佩驚訝的義舉(原來本土派也這麼有學問),但蘇揆為了討好統媒,卻立即訓斥杜部長「硬拗」,這真是台灣人的悲哀啊!

 難道學問的論辯,是可以用威權如此壓制的嗎?阿扁或許沒那麼多古文學問去引用「罄竹難書」,但杜部長卻讓我們見識背後的論辯空間,這難道不是從事民主運動者所追求的嗎?怎麼還會被閣揆打壓?譬如今日媒體常充內行,習慣說「垂手可得」,阿扁哪天說了「唾手可得」卻被批,我們呼應他「唾手可得」才對時,蘇揆也要訓斥我們「硬拗」嗎?

 人家說「患難見真情」,當沒頭路的謝長廷替扁解圍,叫大家讓第一家庭事件回歸及尊重司法制度,不要未審先判(舉周禮良剛被判無罪為例)時,得到權位的閣揆卻明哲保身,不發一語快閃,且批扁不遺餘力的新潮流,又能在黨中央主導未來選局,讓北高繼續陷入低潮僵局,我們已看到阿扁為何落難,而復辟派的「框架外」作戰為何成功的基本元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