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嘉生專欄

論畸形發展的中國經濟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民進黨在2012年敗選之後,很多人認為必須跟著中國國民黨的路線跑,向中國靠齊,乃至彎腰、示好,才有辦法重回執政。我認為這策略是誤判兩岸的發展局勢,也將使整個民主發展不僅倒退,甚至煙消雲散。非常值得我們深入檢討。

 中國目前在全世界最受人注目的成就是經濟,而這不僅是民進黨的相對弱項,也是民進黨認為必須向中國傾斜的重要原因。但民進黨、整個台灣所理解的中國經濟,很多都是媒體創造出來的訊息,以致於我們在錯誤的訊息做出不正確的結論。

 解讀中國經濟發展的思考模式,我們應該從幾個層次討論,分別是:產業政策、發展結構、經濟循環、國際政經局勢。討論後的結論是:中國強權很難在短期內持續強大。

 ●偏倚的產業政策

 中國產業政策的偏倚性與短期性很強烈,以致於這樣的政策將會產生重大的錯誤國家發展方向。

 中國發展以創匯、吸引外資為重點,並且給予包含港資、台資在內的外資特別的優惠措施,以使中國能短期崛起。這樣的政策相當程度像極了台灣的加工出口區──讓外國廠商來台灣投資、學習技術與創造工作機會。

 這個政策的缺失是: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將自己的國家加工出口區化,以賺取微薄的工資為榮。海島型的台灣沒有這樣做,規模較大的中型國家也沒有這麼做,為何超大型國家的中國要這麼做呢?出口加工區絕對不恰當作為國家政策,但中國卻這麼做。

 中國挾其龐大人力(或者照馬克斯的講法,產業預備軍)這樣做,等於是以便宜的勞動力去拉低產品價值,卻又因產量龐大而拉高原料價格。原料價格所拉高的產品成本,最後以想盡辦法壓低工資處理。這就是後進國家勞工會遇到的處境。比中國更落後的國家,被逼以更低的工資去搶訂單,而中國也必須更降低工資以因應。得利的是先進國家。

 中國的勞工政策其實相當程度是抄襲後進國家那種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國家以其國家暴力,強迫國內勞工必須接受相對惡劣的工作環境,以加速所謂的資本累積與經濟發展。台灣以往也這樣,RCA污染事件就是浮出檯面的一個有名案例而已。中國的職災問題會更嚴重。不僅數量大、人口更多,更落後的國家發展,問題會更嚴重。

 最特別的是中國國家暴力的獨佔性與專橫比之台灣更嚴重、厲害,其隱藏性與對勞工的傷害更嚴重。看看富士康在中國的表現,他在工資方面應該比附近的高很多,或許連某些福利措施也是如此,這也是吸引很多中國勞工前仆後繼的重要原因。那麼,比鄰於富士康旁邊的各種工廠,其勞工不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嗎?中國能夠短期急速成長,不就是這種「偉大」政策的「偉大」成就嗎?這種壓迫自己人民去發展經濟,相當程度是殖民政府、專制政府才會做的事情,歷史證明這樣的政府最後都會被暴力推翻。這就是中國未來會出現的窘境。

 ●畸形的發展結構

 中國的發展結構雖然在現在的世界潮流中被重視,然而,他在思想上其實是脫離現在的世界潮流。

 很多中國人,包含在台灣的中國人,都津津樂道中國變成世界工廠。世界工廠是從重視生產的傳統經濟發展出來的想法,而且是二十世紀初的思考模式。二十一世紀強調的是行銷、研發與技術進步,生產製造變成供應鏈上附加價值最低的部分。

 就生產或產品角度的數量來看,人們當然看重中國,一大堆生物機器人來幫忙生產,又收取那麼低廉的工資、接受那麼多環境污染,他們到哪裡去找這麼好的配合者呢?

 中國從他們的外匯存底、GDP產值,強調中國人站起來了。但瞭解經濟現象的人都知道,外匯存底是外國貨幣與黃金價值的總稱,僅具有帳面效果,不一定具有實質意義。別國──例如美國──印鈔票買中國的勞動力,賺到好處的還是別國,不是中國。

 其次,現代經濟運作,掌握行銷與研發比製造重要,而且像中國那麼龐大的勞動力,也有印度、其他落後國家可以替代,中國並沒有獨佔供給。因此,中國的GDP發展是被別人掐著脖子在運作。

 中國的GDP的確多,但有那麼龐大的人力與空間,得到這樣的產值,一點都不值得驕傲。甚至可以說,中國GDP的數值與成長率,恰恰反映了中國勞工被剝削、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性。真正的好處都由外國人賺去了。

 中國犧牲這麼大,那他累積到怎樣的財富?這或許是中國人對他們經濟發展僅存的光榮感。可惜結論也很悲哀。檢驗中國那些握有財經大權、大財團、大企業的人,他們子女的居留地與國籍,就會發現很多都是外國人。這些人的財富放在中國,就法律的意義是外國人的,若要將財富移到國外,法令上也不能說錯。換言之,中國人的犧牲、努力是替外國人在奮鬥。

 ●悲哀的經濟循環

 很多人在討論中國經濟要硬著陸或軟著陸?我的想法是:無論哪一種著陸,都意味著中國的悲哀。

 硬或軟著陸是經濟循環中經濟衰退的中國講法。以中國這麼龐大的生產體,他的衰退必然引發龐大的失業潮。而且他又是以出口來增加需求,現在若國外的需求又萎縮,最後的結果將使社會動盪。

 經濟發展大師、經濟循環論權威熊彼德曾說,經濟衰退對一個國家來說不一定不好,它會改變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與發展方向,長期來看,反而是好的。

 中國的經濟調整與產業結構其實都不是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先進國家的手中。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是以先進國家為主導,其結果將產生被扭曲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就中國經濟發展絕對不好,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也將更加惡化。

 這尚且沒有將調整後產生的失業與社會問題放進來,而以中國歷史發展模式,龐大的失業將是舊王朝滅亡的先聲。我們當然可以從許多先進的社會控制工具來推論中國不會陷入傳統動亂的窠臼,但沒有或延後動亂調整,其結果並不是中國會更好,而是顯示中國十三億人口更加被奴隸化。

 ●和諧卻被奴隸的國際政經局勢

 中國真的崛起嗎?當研發、行銷,乃至國際資源、通路都掌握在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手中,在短期內,他們也都會團結在一起,更不會和中國這種歷史淵源差別極大的國家合作時,中國發展是被全世界將近十億的先進國家國民在押著走,也壓著走。

 中國強調他的「北京共識」比「華盛頓共識」更好,這種論調也受到許多先進國家中,立場偏中國的學者所支持,但這卻是謬誤的論點。

 從國際政治經濟來看,北京政府其實是代理人,它的經濟政策就是協助世界各國一起來壓迫中國人民。「華盛頓共識」是人民當主人,將少數掌權者當僕人。「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不是對立,而是互相合作。想要當奴隸的人就接受「北京共識」,這些人會感到很驕傲。想要當主人就接受「華盛頓共識」,他們也會生活的很愉快。你們看這幅畫多麼協調!

 ●結論

 北京中南海當然喜歡今天的中國,壓迫別人當奴才,讓自己很驕傲的被重視,為何不高興?協助中南海去壓迫中國人民的人,不管是先進國家國民或港台資本家等,反正自己是得利者。中國人民也很驕傲,因為阿Q對自己總是很滿意的。

 但台灣人民呢?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