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嘉生專欄

民進黨敗選原因檢討:(四)Who am I──台灣定位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民進黨或泛綠軍的國家自我定位,發展階段定位、現實的政治經濟定位及國際局勢定位,根本不清楚。以至於沒有辦法帶給台灣希望,也無法打敗他的政治對手,國民黨及共產黨。

 ● 發展階段定位

 不管從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或各方面,台灣人民只要提到中國現況,一大堆人會生活在恐懼當中,然後說台灣沒有希望。以經濟成長率來看,一大堆人與媒體說中國經濟成長多快、建設多快,因此,必須提倡台灣無望論,移民中國才是正確選擇。

 英國、法國、德國等等歐洲國家,他們的經濟成長率比台灣低很多,又有歐債風暴影響,理論上他們應該更絕望,也更應該提倡移民中國說,但他們為何不這麼講呢?近者如日本,經濟低迷不振的狀況持續二十幾年,就是不見日本有人提出移民中國說,甚至移民海外說?

 民進黨連自己國家的發展階段及定位,可能都沒有搞清楚。

 每一個國家在不同文化環境、發展階段,會出現不一樣的客觀條件,也就必須採取不一樣的政策因應,這是很多人會講的話。比較台灣與中國,不管哪一方面,我們發展的階段一樣嗎?為何要採取相同政策?更不用說以中國狀況來說台灣落後呢?

 很多人跟我講台灣人不行了,因為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都消失了,比中國人更差。台灣的下一代沒希望,台灣沒希望。所以,他要到中國投資、發展。

 我跟他說,「你講的真對,與其罵別個台灣年輕人真爛,不如先教好自己小孩。你應該禁止你的小孩學畫畫、學音樂,因為他分散小孩讀書的時間與注意力。你這個父親甚至比我想像的台灣人更差,你不鼓勵小孩努力讀書,還要他學東學西,甚至連他不想學的獨輪車都強要他去學,也請教練教他。」

 他笑著說,「你講錯了,要讓小孩子多方嘗試才有好的前途,學藝術才有創意,練運動才有體力。做事情不能僅知道投入,還要讓小孩找到興趣,如此才會拼命努力。」

 台灣的社會發展階段已經到與以往不一樣的階段,為何一定要用以往那個階段的概念去評斷自己努力的成果呢?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以往怎樣、現在怎樣,而是怎樣改變現在讓未來更好。

 我們與日本、歐美國家相比,然後看出自己的缺失,這都不一定對,但我們現在竟然有很多人拿比台灣發展更差的國家,來強調我們必須跟他們學習,這豈不是很奇怪的想法嗎?

 台灣人要做的事,首先或許是認清自己。

 ● 政經定位

 很多人,包含許多綠軍領袖,都說台灣沒有希望,也由此推論出只要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綠軍選舉將無法勝利。我覺得這樣的想法錯誤。

 政治與經濟的定位不同。台灣人對自我定位將政治與經濟兩種混在一起,以致於看不出台灣發展契機。沒有這種觀點,自然對台灣不抱希望。

 政治定位是依照國際法設定的主權觀論點,任何一個國家,不管你多大或多小,都享有一樣的權利、義務關係。這種觀念與我們民主選舉,不分貧富,只要成年人都有相同效力、人人一票的選舉權一樣。基於此,我們要求國家主權要保護,也由此可以保護全體國民在世界各地的權益和其他國家的人都一樣。

 經濟定位是根據自己的發展條件,發展自己有利的產業。基於國際貿易與國際合作的條件,除了像美國、蘇聯、中國、印度、巴西這種土地很大、人口很多的國家外,絕大部分都僅在諸種產業中,選擇幾項對自己經濟發展比較有利的產業發展而已。

 如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這種工業強國,也不能所有產業都自己發展。他們和其他比較弱的國家差別,只是發展的項目比較多或少,無法全不都發展卻都一樣。

 然而,即令這樣,那些僅發展少數產業的國家,並不意味他們就沒有傲人的產業表現,也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希望,更不意味著他們的平均國民所得(這個概念與人民的生活水準相近)就比較低。

 荷蘭的人口比台灣少,但菲利普電子公司是他們的,英荷石油公司也是他們的。瑞士的人口約略等於台北市與新北市人口之和,但世界十大藥廠有三家是瑞士的,雀巢是瑞士的,還有很多國際型大廠也是瑞士的。Nokia是芬蘭的。

 這些都指出小國的經濟表現不比大國差多少,若將大企業數目與人口相除,或許小國的平均比例比大國多。就拿平均國民所得來看,世界十大平均國民所得最高的國家,超過半數是小國,不是大國。

 我們對台灣的定位應該是政治追求和其他國家一樣,有相同的對內治權及對外主權。在經濟上則根據台灣的優勢,設計出我們能夠發展的產業,而不是每一種產業都要發展。

 民進黨的許多困擾之一,就是他們並不弄清楚到底台灣要發展成怎樣的國家?又有多少國力?這個問題比選舉,甚至比選舉勝利還重要。

 台灣人的政治經濟想像是國民黨那一套,國家要強大,經濟要甚麼都自己來。假如不這樣,他們就認為這個國家差勁,無法立足世界。這與國際上對政治經濟的處置模式不一樣。

 國家強大與否,在正常狀態中是沒有意義的,僅有國際勢力變動之時,若有人想要改變遊戲規則,「強大」才有作用。問題是中國的國家定位是要改變遊戲規則,讓他得到更多的利益。台灣的國家定位是在既定的遊戲規則下,尋找自己的最大利益。兩者不一樣的定位,怎麼會有相同做事方式與想法呢?

 馬英九的缺失是自我否定為一個國家,這就破壞台灣進入國際遊戲規則的權利,但民進黨卻在沒有清楚的定位下,難以向國人點出這樣的差別。

 另一個角度,結合政治經濟條件,台灣的定位應該是追尋國民生活水準高低,並且由此推論他們的經濟發展是不是值得稱讚?換言之,當我們確定是一個國家之後,經濟表現才是目前國際政治經濟最佳的定位方式。

 ● 國際局勢定位

 台灣的國際局勢定位可以從歷史觀點及海權、陸權爭霸等兩個角度來看,而他現實的結論是進步與落後。

 歷史清楚點出東亞台灣的命運。當西洋經濟勢力東進、日本開國之後,就確定夾在日本與東亞勢力之間的台灣,將不再是中國的台灣,日本的台灣,而是東亞的台灣。

 「假如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誰來保證日本或西方勢力如何暢通進出東亞及世界呢?」日本、中國及許多西方東亞外交國家,都以不同語言、思考結構在思索東亞的國際政經變動,對他們自己國家的影響,最終也會和我提出來的問題若合符節的相印照。

 日本依照這樣的模式,決定他們在甲午戰爭後,應該怎樣向清朝要戰利品,台灣。英美依此決定他們如何設計二次戰後的東亞秩序、舊金山合約,並確認台灣地位未定論。中國也依這樣的角度去設計他的台灣政策與東亞政策。

 中國強大與否,決定國際勢力考量台灣的依從方向。從英國崛起之後,英國和德國、俄國的海權陸權爭霸就持續不斷,特別是俄國,不僅在歐洲爭霸,也在全世界爭霸。英俄在印度、阿富汗的戰爭、在伊朗的爭霸、克里米亞戰爭,乃至日俄戰爭等,都是代表海權勢力的英美法,聯手對抗德國、俄國這種陸權國家的事蹟。

 涉及台灣前途的所謂開羅宣言及波次坦宣言,都是假設國民黨的中國不夠強大,變成美國的依賴者下,透過國民黨的中國,將海洋勢力深入陸權國家的心臟,中亞。依照這種設計,台灣雖被列為中國,也是海權勢力的一部份。

 當中國確定倒向蘇聯,日本又是美國勢力的一部份,捍衛海權、日本生存權就成為美國政府或海洋勢力要認真考量的議題。握有台灣海峽,掌握中國對太平洋進出的重要咽喉,台灣就成為國際戰略的重要棋子。這種現象在日本變成第二大資本主義國家後更形重要,韓國的崛起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身為台灣最重要的在野黨,民進黨怎麼做他的國際關係定位呢?我們一直聽到有人強調美國要逐漸出賣台灣,向中國靠攏,但為何不看看日本、韓國的態度呢?

 李登輝前總統在這方面的思考,就遠比民進黨深刻、清楚。

 ● 結論

 中國歷史上,在政治與發展對自我定位與未來處理,講得最清楚的範例,就是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類似這種清楚定位,在西方國家有很多,但我拿大多數人都比較理解的「隆中對」做為反省、思考。茲全錄於下: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音: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民進黨,你瞭解你的自我定位嗎?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