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修理站首頁南嘉生專欄

台灣媒體市場是由政治決定的!

 陳水扁總統說,一家電視台是否關門,應該取決於市場競爭。我覺得他沒有掌握住市場的真義,甚至不懂政治經濟學。

 市場是:買賣雙方交易的地方。買方是消費者,賣方是生產者。買方注意到的是價格及他手中的所得,更重要是他在那樣條件下的選擇機會。賣方注意的是利潤,也就是收益與成本的差額。表面上,對賣方而言,若買方不買,或者收益經常低於成本,造成賣方虧損,賣方就會退出市場,這叫做市場機制。

 上一段的講法沒有錯,但這樣的論點不能適用在除經濟目的外,還有其他目的的企業,例如國營企業的中船,依照他往年虧損的狀況,已經可以關好幾次了,但因為有政策需要,依舊有政府資金介入。

 尤其自由市場的論點更不存在台灣的媒體市場上。台灣的媒體市場的經營者不完全是純粹的媒體商人,而是有一大堆的政治商人。他們開媒體的利益,不僅來自媒體市場的收益與成本差額,還有與媒體相關的政治、經濟利益。經常,這一個政治、經濟利益遠遠高於媒體方面的經濟利益,因此,台灣的媒體市場是由政治決定,不是媒體市場經濟決定。華視、台視、中視、中天、TVBS、東森....不都是這樣嗎?電視台這樣,電台也這樣,中廣不是嗎?

 甚至目前存在的許多媒體都是戒嚴時代的特權產物,他的特權不就是當時的國民黨給他的嗎?利用這樣的特權,他們掌握了當時的媒體市場。你能說當時不是「市場」嗎?你能說那時候的市場健全嗎?

 更進一步說,國民黨為何要給他們特權?不就是利益交換。讓他們以商人的方式出現,替國民黨偽裝台灣有媒體、民意市場,也讓他們捍衛國民黨的言論,形成假象的媒體市場與言論自由。而國民黨給他們的就是頻道、管制新報社成立及免費或低價供應新聞報紙,讓他們有特殊利益。

 如果我們將前述的國民黨改成共產黨,就是目前中(港)資介入台灣的現況。共產黨當然不像戒嚴時代的國民黨,可以一手遮天的控制台灣媒體市場,但是,他卻可以讓台灣媒體市場上,言論偏向他的廠商得到很多利益與資本挹注,使得這一家媒體在媒體市場上,就算賠的一塌糊塗,他也不會倒。因為所謂賠錢,對收益小於成本,但若該廠商有其他方面的收益,則對該廠商來說,這一個市場的虧損根本不重要。

 共產黨這樣的做法,他要獵取的是政治利益,而不是經濟利益,因此,用經濟利益去看共產黨操縱的幾個媒體或電視台,根本不正確,要用政治利益。舉一個簡單例子,假如中國允許台灣政府所操弄的商人,在中國設立電視台:「台灣之聲」,並且在製作節目上不限制。請問台灣政府會不會讓這一家電視台倒掉?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甚至,連美國政府都會暗中資助,讓這一家電視台不要倒,以促使中國的政經改變。這就是媒體業方面的和平轉變。

 我講的例子並不深奧,過去幾十年,國民黨就是這樣玩,陳水扁總統和我們不都是這樣活過來的嗎?誰敢說台灣的媒體市場有過自由競爭?

 縱容媒體胡搞、不守法律,特別是有來自敵國資金的媒體,這不是尊重新聞自由,而是找死,除非你把中國和台灣當作同一國。中國資金支持TVBS,就是讓「1984」國家的手深入台灣,讓台灣以往「1984」的體制加強、持續或延後解除。目前要依法懲罰TVBS,就是讓整個國家回到法律秩序,嚴懲TVBS就是捍衛國家主權與利益,關掉TVBS就是讓這一個國家的國民的思考方式回到正常國家。

 阿扁在TVBS事件,講到尊重新聞自由、市場機制,讓我想起宋襄公。不過,阿扁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可能比宋襄公還不如。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