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蔣經國第一任總統中期,由於蔣經國(糖尿病)身體很差,就有人開始考慮蔣以後的政權,當時,黨外雜誌「縱橫」刊載一篇由筆名公孫策所寫的談蔣經國接班人的文章,引起轟動。
文章中提到五個人,第一順位是孫運璿,第二順位以下的名單包括蔣彥士、王昇、林洋港及蔣緯國,最後的發展是:蔣經國身體意外的好轉,孫運璿因為中風退出政壇,蔣彥士則因十信事件下台,王昇因為訪美及訪美時程中,有一些並沒有清楚向蔣經國報告而被調離總政戰部主任,最後調到巴拉圭,解除影響力。
另一個消息,是在蔣經國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聽說以馬紀壯為主的總統府親信官僚曾規劃,在蔣經國第一次總統任完,出現幾個解決方案:
1. 蔣經國當國民黨主席,但總統讓給孫運璿。以黨領政。
2. 蔣經國當總統,孫運璿當副總統兼行政院長。
3. 蔣經國當總統,孫運璿當副總統,行政院長另外找人。
所以,說孫運璿的生病有改變政壇發展,這種說法不是空穴來風。
孫運璿發病的時間,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誤,剛好是蔣經國提名李登輝當副總統那一天的晚上,因此,有傳言說孫運璿因為搶不到副總統的位置而生氣,不過,照後來的發展看來,至少李登輝前總統所說的話有相當的可信度,事情應該不是這樣。
在蔣經國第一次總統即將任滿之際,聽說當時的副總統謝東閔及行政院長孫運璿對副總統的位置爭得很厲害,他們都瞭解能當上這一任的副總統,就有機會當上總統。最後,蔣經國在各種考量及取捨之下,提名較無爭議性的當時省主席李登輝上台。這樣的安排表面上是平息爭端,實際上是偏向孫運璿,因為謝東閔的副總統位置已經被取代了,因此,傳言謝東閔及其派系對這樣的安排很不滿,這是可以理解的。
蔣經國提名李登輝當副總統,實際上並不是要他當接班人,這一點應該可以確認,但後來的江南命案讓蔣經國必須將他的兒子、最有可能出現第三代蔣家強人的蔣孝武調離權力中心,派到新加坡,這就讓蔣經國必須重新考量他的權力佈局。
此時,他心中的第一順位依舊不是李登輝,不然他不會把李煥叫回來掌權,李煥不管是當教育部長或國民黨秘書長,都是很強勢的,這絕對不是很好駕馭的人。同時,俞國華也不一定會服李登輝,俞國華當了十四年的中央銀行總裁,後幾年又接經建會主委,在孫運璿內閣下,經建會號稱小內閣,他提出的經建方案,在行政院院會是不用討論,一定通過的。這樣的財經強人也不會聽李登輝的話。
孫運璿的生命的確讓歷史發展走向另一條路,至少不會出現總統李登輝,孫運璿是國民黨主席兼行政院長,那種嚴家淦/蔣經國模式。
至於蔣經國會不會跟郝柏村講接班人?我不敢說一定沒有,但可能性不大。在蔣家的眼中,軍中的人就像他們的家奴一樣,主人是不會將他們心中的答案告訴他們的,各位有看到主人找奴才在討論家業交給誰經營的事情嗎?
有關十大建設與孫運璿的關係。在公開、可聯想的資訊中,「十大建設」與蔣經國在美國被刺殺有關。
蔣經國在民國58年訪美,在美國被黃文雄、鄭自財刺殺,他們最後被捕,但他們在法庭上說國民黨政權是殖民政權、外來政權,理由之一就是戰後新興國家,哪一個不是拼命在建設,只有台灣是靜悄悄,那是殖民政權的特性。隨後才出現蔣經國的十大建設,而十大建設之後才有十四大建設等等,所以,談到「十大建設」與蔣經國的對台灣貢獻,到底是他主動,亦或是被刺激、壓力所致,必須深入討論。
孫運璿會出線當行政院長,有人提到孫運璿在台灣電力的努力、當交通部長、經濟部長的貢獻,但各位看文馨瑩討論台電及其背後的政經關係(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1月),可以從孫運璿會當行政院長的各種想像中,找出一條新的思路,雖然他不一定是正確的。
至於孫運璿的電力能力,我覺得和機會有關。孫運璿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經歷,我不覺得應該給過高的評價,在孫運璿就讀時,哈爾濱屬於日本勢力範圍,但染有濃厚的俄國風貌,所以,孫運璿懂得俄文(這一點對他的仕途很有幫助,蔣經國也是留俄的)和日文(這和他會被派到台灣來修復電力有關,因為這樣他才能和當時的台電員工有交談能力),這個背景固然反映他懂電力,不過哈爾濱只是日本、俄國的勢力範圍,卻不是他們的領土,他們對當時中國領土上的人民,既無全力,也無義務投入教育投資,所以,他的水準比之日本國內大學的水準絕對不如。至於和俄國國內大學水準相比,那就更不行,遠東地區是俄國人囚犯流放的惡劣地區,而哈爾濱比之更不如。
但與之相較,在台灣接受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台北工業學校訓練的學生相比,不一定強很多。日治時代,這樣的教育水準與訓練標準,那樣的水準是很高的。也許他們沒有如當時大學生能做很高深的學術研究,但是,實務操作及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絕對相當相當的強。三陽工業公司以前的總經理張國安就是台北工業學校出身,與台南工業學校是遙遙相對,但他的能力就讓李國鼎極為佩服,李國鼎可是劍橋大學訓練出來的。
至於孫以外,隨孫而來的中國技術人員,除非他有特別送到外國訓練,否則應該不會比當時台電的台籍工程人員水準高。須知當時台灣的學生是全力在讀書,中國的學生是在躲航空警報。台灣在日本教育訓練體制下,那時先進國家的教育,而中國是後進國家。
修復台灣電力,如果沒有那群台籍工程人員,會那麼順利嗎?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2.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