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竹子專欄

竹子專欄

佛教企業化不回頭?

http://www.southnews.com.tw

分享 Windows LiveGoogle pluk

 台灣國佛教企業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慈濟與福智。

 慈濟企業甚多,醫療相關者為主(私立醫院與私立學校)。由於慈濟醫院並不從事慈濟事業,而是一般商業醫療,參與醫療商業競爭,在先天條件上資力有其特殊優勢,即使淪為純粹商業行為,理當表現優越於同業,可是,負面消息時有所聞,令人不解。

 福智規模不及慈濟,雖然只從事有機食物小商店營業,但因在先天條件上資力也有其特殊優勢,淪為純粹商業行為之後,品質雖然表現平平,並不優越於同業,可是,負面消息也是難免。

 慈濟大企業固然超強勢,但既是大企業,競爭較為不易,「侵害」大企業有限。證嚴強調環保菩提(還有一大堆的菩提,就是沒有三乘菩提,令人懷疑她到底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於是,慈濟企業插手經營資源回收,害得資靠源回收活命的「個體戶」老人家(我看到的只有七、八十歲台灣族,從沒有見過中國客)他們因為慈濟的大搶而生計大受威脅,還曾經引起社會公憤,慈濟教到底是在救人還是害人?

 福智規模不及慈濟,但是,害人不輸慈濟。福智從事有機食物小商店營業,由於有善款資本與人事免費(教徒志工奉獻勞力)所到之處,「與俗爭利」、「與民爭利」,同類型小商店一家家倒閉(大企業除外)而福智也擠身大企業之林了,已經是跨國企業,暗中超越了慈濟,不可小看小商店連鎖營業(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能賺錢,而不是做什麼生意),小福智是天下無敵,大慈濟面臨的是大企業競爭,四面環敵(所幸政商關係良好,暫時沒有生存問題)。

 福智與慈濟對外都自稱佛教,其實都在弘傳密教(喇嘛教);吸收佛教資源,而挹注密教(喇嘛教)的成長(尤其是福智對達賴喇嘛教主的大力供獻),長此以往,若「密教興,佛教亡」,福智與慈濟罪莫大焉?

 更嚴重的是,福智與慈濟的企業轉型成功,對其他佛教團體有負面示範的大作用,群起效之,各種變相生意花樣百出:秘密佛法傳授可以賣錢,舉辦佛教婚禮(佛教而學世俗宗教,師父為人證婚),標榜做法發財術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是末法時代的怪象,兩千多年前佛陀早有預言,而福智與慈濟一邊收受供養,一邊做生意,雖明知不如法,卻死不認錯,辨論一籮筐,可見名利與名利競賽對在家人與出家人一樣有致命吸引力,很難抗拒。

 難怪佛陀侍者阿難感嘆說:「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多如恆河沙」,其實台灣國的佛教大師們忙於世間法,熱衷交際權貴、名人與富人,哪有時間修習解脫之道?遑論成佛之道?

 偶有說法,也無關佛法;有關佛法也,也不究正誤。所幸還有某些佛教正法團體不求名聞、專心學法,出面弘法,激濁揚清,不惜得罪大師們龐大的邪惡勢力,無論能否復興台灣佛教正法,至少能讓漫山遍野的上人、大師、至尊、法王、活佛、宇宙大覺者等邪師,下焉者知所收斂,上焉者速回本業,積極修為,「如救頭燃」。

 至於台灣國「出世間法」與「世出世間法」的佛教所創造「佛教經濟」的興盛,也算是台灣奇蹟了!只是「佛教經濟」對於整體台灣經濟的關係如何?甚至佛教史上「三武之禍」真相就是「國家經濟」與極端「佛教經濟」(其實是密教)的衝突。台灣國「佛教經濟」雖然嚴重,未至極端,但經濟學家也必須儘早探討研究,列為最新課題,尤其是在台灣經濟崩壞的現在。

  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