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竹子專欄

竹子專欄

如何讓里民大會「起死回生」?

http://www.southnews.com.tw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民國六十年代以前,里民大會十分熱絡,官民甚為重視。當年的時代背景是:威權統治,言論不自由,媒體不發達。

 民國六十年代以後,里民大會逐漸沒落,至於絕跡。民國69我還在「大學雜誌」發表一篇呼籲重視里民大會的文章,真的成為最後的絕響,還被媒體人視為「笑話」。

 因為民國六十年代以後,時代背景的確已經有了明顯改變的徵兆,媒體逐漸發達,解嚴,言論自由開放,全面選舉,直到總統民選後,抵於時代背景改變的最高潮。

 時代背景改變只是里民大會沒落的原因之一,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里民大會的形式沒有因應時代背景改變而作調整,由政令宣導與民眾建議轉為意見交流、政策溝通辯論式的公聽會性質。

 其次,出席官員位階沒有提高。民國六十年代以前,里民大會十分熱絡,又是「官尊民卑」的時代,政府方面隨便派個基層公務員,里民也不以為意。

 幾十年下來,歷經大小選舉帶來的「政治發燒」過程,人民發覺選舉猶如激情「大拜拜」,政見買票好像「美麗的煙花」,難怪2016選民似有麻木、冷感、退燒的症狀,深感驚覺花俏的選舉活動反而遠不如當年里民大會的「直接」與「實在」。

 其實里民大會並不落伍。美國二○一二的總統選舉電視辯論形式就曾採行「里民大會式」(Town Hall Meeting),候選人沒有特定講台,而是被一群選民圍繞,輪到發言的就拿著麥克風自由走動,與選民近距離接觸。

 70年來,在台灣國「代議民主」實施不如人意,公民投票受阻的今天,里民大會是最可行的直接民主形式。但是,如何讓里民大會「起死回生」?

 如前所述,里民大會的形式要因應時代背景改變而作調整,由政令宣導與民眾建議轉為意見交流、政策溝通辯論式的公聽會性質。

 其次,時至今日,出席官員必須是最高位階的首長(縣市首長),避開議會開會時間,出席里民大會。屆時里民大會的熱絡必超過民國六十年代以前,里民大會堂可能有人會擠不進去。

 有些縣市不是有「馬上辦」之類的設計,而由首長出面的嗎?那是小型的「里民大會」(必須申請登記、人數受到限制),首長都可以出面;大型的正式「里民大會」,首長為什麼不能出席?民選首長最愛群眾場面,應該不成問題。如果不克出席,由副首長之一代為出席也可以。

  2016.01.11

中國中央統戰部在高雄

http://youtu.be/FXK8L-OfA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