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 回郭峰淵專欄 回首頁 

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將掌聲獻給媒體


  在台灣,幾乎所有的媒體皆以台北為中心,所有的論調皆以台北的觀點為依據。換句話說,台北的媒體人,雖實體上不是鬼神,卻都能呼風喚雨。這種前所未有的「媒體特權」即使在兩蔣獨裁時期都未發生,甚至正隱約的形成「媒體獨裁」。可悲的是,台灣也正因此而向下沉淪。

  就拿中國時報一月五日的一篇短評「輸不起與贏不起」來說吧,在充滿各式各類的「形容詞」之後,該文突然冒出一段「老百姓幹嘛要選一個叫他們準備過苦日子的黨」。這種天才的論述,真的也只能在這麼「偽大」的報紙裡才看到。怎麼說呢?這段話顯然只針對經濟部林部長的「苦日子」談話而發。然而,林部長這種誠實、關懷的告白,在這些台北媒體人耳中,卻被不斷地醜化,讓人覺得這些記者們也許對林部長有某種深仇大恨。要不然,就是這些記者有些無知:對經濟轉型的無知及對台灣文化的無知。

  事實上,經濟轉型和「苦日子」的確密不可分。從舊經濟到新經濟之路,有這麼個現象叫「創造性毀滅」,指的是很多傳統職業在短短數年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知識工作。這樣一個轉變痛不痛苦?我們可看看美、英兩國八○年代的經驗得知。以美國而言,八○年代的高通貨膨脹、高失業率、高利率,還有八七年的股票崩盤,明確地指出經濟轉型的確是一條充滿著痛苦的道路。那美國人有否因為改革的陣痛而放棄呢?答案是「否」──他們支持改革的共和黨達十二年之久。是的,美國人選擇了「苦日子」,以換來今天的知識經濟。難道這位替中時寫評論的專家不明白這個「先苦後甘」的簡單道理,而必須對林部長大加韃閥嗎?

  而這位「專家」顯然也不瞭解台灣文化。台灣有句俗話「吃苦即是吃補」。百多年前的蘭陽移民,在面對著高山阻隔而不能將其所生產的水果即時的運到台北地區,他們沒有放棄,反而製造了獨特的宜蘭蜜餞。二次大戰後的王永慶、高清愿雖一無所有,卻能無中生有,成為台灣經濟奇蹟裡的棟樑。又如陳水扁…﹝好吧,台北很多媒體人不喜歡陳水扁,不談也罷﹞。在台灣文化裡,「苦」跟「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中國人很難理解的,但中國時報卻不能因為不瞭解就亂批評。

  當林部長把「苦日子」的現實勇敢、誠實的講出時,台灣人民反而可在苦中作樂,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在空無中創新出奇,這就是台灣文化的精神。但現在因台北媒體人的扭曲,台灣的經濟被形容為幾近大恐慌,而台灣人的文化則被污衊,不再是「吃苦即是吃補」,而是要逃命、要移民。在這種媒體恐嚇之中,台灣豈能不亂?

  所以,當看到一月九日中國時報的另一篇短評「給金溥聰一點掌聲吧」時,不由感慨萬千。難道兩年來台北市馬英九市長及金處長得到的掌聲還不夠?事實上,兩年在媒體裡有關馬市長的新聞,除了掌聲,還是掌聲。這種完美的「傳奇人物」,加上他的短褲、辣裝,簡直讓其他地區的懷疑,世界上真有這麼樣完美的奇葩?然後現在又要我們全體台灣人都給金處長掌聲?在台灣,掌聲是非常寶貴的,是保留給「吃苦即是吃補」的人。而且,台灣人的掌聲非常含蓄,不是拿來拍馬屁用的。

  因此,可否請台北的媒體人,多報導「吃苦即是吃補」的模範。而媒體人若能多一點專業、多一點對地方的關懷,並自省自律,提昇台灣媒體品質,台灣人民也會非常樂意的給他們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