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選舉,如同以往,有「無私」的「菁英」,因憂心政客「撕裂」族群,挺身而出組成「族群平等行動聯盟」,號召全國來「反操弄、反撕裂、反歧視」。對於這種情操,筆者非常敬佩,但卻不能同意其負面的意識形態。
畢竟,即使台灣在歷次選舉中族群議題皆被炒作,但台灣的民主持續在進步,和平的政權轉移也無流血事件,實是二十世紀民主化政治的奇蹟。但這個奇蹟底下,卻隱藏著無數的無奈,甚至悲恨,也因此,族群議題才每每成為選舉議題。如今,「反操弄、反撕裂、反歧視」表面上雖是道貌岸然,但只知「反」,甚至鼓勵投廢票,豈有助於其「化解族群對立」的目的。
或許,「菁英」們不知,他們這種「反」面心態,對曾經被迫害過的人而言,是另一種迫害。
不久前,當連戰「我有一個夢」的演講中提到「過去台灣這塊土地上,或許曾經有人遭受族群不平等待遇,但台灣總要走向大和解。總不能上一代某個族群的人壓迫另一群人,下一代又變成另一群人回頭壓迫其他的族群」,一個白色恐怖受難者表示,以前被迫害,因軍事獨裁而不能伸冤,如今民主,又因「可能撕裂族群」而要當啞巴。
以前痛,現在更痛!因為人最起碼的言論自由都沒有了。而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社會,那會有真正的族群融合。西方社會的言論自由,使其幾乎每日都有人在「撕裂社會」,但當國家有難時,多數人卻能同舟共濟、萬眾一心。台灣的社會表面上是「家和萬事興」,但實際上卻是分崩離析。被剝奪了言論自由,當然更無奈、更悲憤、更容易被操弄。
所以不難想像,什麼樣的人在「反對撕裂」。一個施暴於家的丈夫,一定會要求太太子女不能申訴,以免「撕裂」家庭。一個剝削員工的資方,也會要求其員工不能渲染、製造動亂,以免影響「全體員工權益」。同樣地,一個曾迫害人民的政黨或政客,會草率地說要道歉(但卻渾然不知為何道歉),並要求受害者為全民族群融合而不再宣張其遭遇。「菁英」們出於善意而「反」,但卻不幸掉入「偽善」陷阱裡,使得人間悲劇不斷重演。
所以,要解決台灣族群衝突,我們需要的,不是「反」,而是誠實的、勇敢的面對台灣族群衝突的議題,並要集思廣益,研究使台灣「撕而不裂」,甚至能「打斷手骨顛倒勇」,能愈挫愈勇,達到真正的、持續的族群融合。
例如,請菁英們告訴國人,在大選之時,白色恐怖受難者如何抒發其不幸的遭遇,而不被貼上「撕裂族群」的標籤?他人又如何能包容、了解這些迫害,並伸出援手、接納對方?或是選民如何解讀惡意的謠言而不被迷惑?又當如何克服專門「撕裂族群」的媒體來行使其公民權?
請「菁英」們不要將這些議題延到大選之後,因為不管誰當選,政客們都將遺忘這些受難者,並急著和媒體妥協。媒體也將遺棄菁英們,繼續其「社會亂源」的行徑。
民主政治並非完美,而是七十分的政治,「誠信」更非其本質,而是只有在選舉之時,政治的「誠信」才會受到檢驗。如今,重要的族群融合議題已被點燃,千萬別因「偽善」而將其澆熄。
「菁英」會說,我們絕非偽善。這點,筆者也深信,但千萬別忘了,我們處在一個醬缸文化中,處處都是偽善的陷阱,請「菁英」們相信台灣人民有其智慧,只要有充分、正確的資訊,即可作出理性的判斷。所以,與其「反」,不如「要」,請菁英們給台灣族群融合一個不一樣的機會。(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