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馬英九連任成功,520就任前就急著推動他的終極統一政策,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跑去北京和中共主席胡錦濤國共會談,提出「一國兩區」的兩岸關係定位論述。在北京對胡錦濤提「一國兩區」,不僅中國,連世界其他各國都認為,台灣正在急速香港化,承認是中國的一(特)區,台灣總統馬英九實質成為「區長」(特首)。
同時劍及履及,馬英九宣布將再度放寬中資投資台灣企業、投標台灣公共工程。這是一個輕率、盲目的大膽開放,無視專制中國仍未放棄武力併吞民主台灣的野心、威脅,令人錯愕,無法認同。
最近澳洲政府因為擔憂中國的網路攻擊、滲透、破壞澳洲國安系統、戰略佈局,禁止中國電信業巨擘華為(Huawei)技術公司投標澳洲的國家寬頻網路(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NBN)建設計畫。
澳洲檢察總長羅森(Nicola Roxon)表示:「國家寬頻網路計畫(NBN)是澳洲資訊基礎建設的骨幹,政府有責任竭盡所能保護寬頻計畫和資訊承載的完整。」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在南韓首爾開核子高峰會議,也說了同樣的話。
他們都只簡略低調說明。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理由是澳洲視中國為威脅,華為是中國威脅亞太地區、甚至全球安全的戰略利器。
我有澳洲國安單位的朋友告知,他們就是如是認定華為,並以此建議吉拉德政府拒絕華為參與NBN計畫。
華為在美國同樣被認為是威脅國家安全的中國戰略武器,被禁止參與美國電信基礎建設工程。
北京政權已反彈,譴責澳洲作法,呼籲坎貝拉改弦更張,讓華為投標NBN。
澳洲的NBN是澳洲有始以來最大的公共工程,將花費360億澳幣興建,建好後高速寬頻網路將普及全國。
華為是世界第二大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科技公司,排名在瑞典愛立信(Ericsson)之後。總裁任正非1980年代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少校工程師。他能20多年就把華為建造成世界第二大通信科技公司,絕對是中國政府、解放軍戰略部署、支持、控制的產物。其國家資本主義的軍國主義本質,再怎麼民營化漂白,也難掩飾。
華為已在澳洲發展業務多年,政商關係綿密,有前外長唐納(Alexander Downer)、南威爾斯州前州長(John Brumby)和(Kristina Keneally)、甚至退役將領(John Lord)等重量級人物當其澳洲分公司的董事,還邀請很多政治人物,如反對黨外交發言人(Julie Bishop)、財政發言人(Andrew Rob)等,到中國訪問,接受高級招待。
對這次NSN爭議,唐納就公開挺華為說,政府認為華為是國安威脅相當荒謬。他的挺華引起全國譁然。澳洲朝野兩黨,還有大多數民意、媒體評論,都支持政府的拒華作為。
中國目前是澳洲最大貿易夥伴,澳洲必須與中國建立密切經貿關係才能維持經濟繁榮。沒有生產資源的大量輸出中國,澳洲不可能如是順利度過這幾年的全球金融風暴,維持讓美、日、歐盟等已開發國家羨慕不已的高速發展。
但是,因為價值系統的文明衝突、敵對,和美國、日本、南韓、印度、印尼(也應包括台灣)等民主國家一樣,澳洲視專制中國為安全威脅、戰略敵人。因此,他們還有其他東南亞諸國,如新加坡、越南、緬甸,都歡迎美國戰略重心由歐洲、中東轉向東亞、東南亞、南亞移動。
越戰後,澳洲長期有股反美情結,雖有澳紐美安保條約(ANZUS Treaty),但一直不讓美國駐軍澳洲。因為中國崛起,澳洲最近才同意美軍在靠近南中國海和印度洋的北領(Northern Territory)長期駐軍,人數將達數千美軍。
北領案年初才確定,日前又被《華盛頓郵報》報導,美軍可能在澳洲在印度洋的可可斯島(Cocos Island)建立空軍基地,讓其無人駕駛的高空偵察機(drone)可以飛越東南亞、南亞、南中國海等地,對中國在這些區域的權勢擴張,產生戰略遏阻作用。
中國武力崛起對澳洲還不是立即明顯的威脅,對台灣雖非立即、卻是明確的危險。但台灣的馬英九不僅經濟上大肆向中國傾斜,深陷「一中」經濟體系,無法自拔,還像二次大戰前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在作海市蜃樓的白日夢,低聲下氣、投降主義地向中共政權乞求暫短、甚至是虛幻的和平和安定。
看澳洲,再看台灣,馬英九已沒有維護台灣國家主權的願望和決心,故派吳伯雄進京(北京)奉上「一國兩區」、「台灣地區」的厚禮。他不僅外交休兵,已無爭取國際主權認同的意願和鬥志,還國防休兵,不再積極購買先進武器、維持一定的自衛軍力。他更文明價值混亂,不視獨裁專制中國為敵、自由民主美國為友。
未來四年,馬英九要把台灣地區(香港)化、出賣台灣國家主權、傷害台灣人的自由民主到什麼程度,實在令人擔心。台灣人民要維護台灣的主權獨立、自由民主,不讓馬英九的隱匿式統一(unification by stealth)陰謀得逞,恐怕非有不斷激烈抗爭行動不可。文的不行,要動武。台灣人民能嗎?我懷疑。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馬英九不能,台灣人民能嗎?我也懷疑。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12.04.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