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嘉義番專欄

新潮流是民進黨的終結者

 經過歷年來的處心積慮,新潮流現在已是民進黨內最有組織的超大勢力,與其說「新潮流是民進黨的一個系」,倒不如說「民進黨是新潮流的一個黨」。

 尤其為其量身定造的「亡黨提名制度」,三成黨員投票、七成民調,讓新潮流以後篤定囊括大部份提名。新潮流以組織見長,諸大老位居財經要津,又擁有最多地方首長,在黨內實力遠遠超過他系,因此,在「黨員投票」能夠穩居上風。而且新潮流個個伶牙利嘴,善於討好媒體,思想又大多向中國傾斜,與泛藍無啥差別,所發言論均是批判本土、吹捧直航三通,很容易博得泛藍選民支持,在「民調部分」又佔盡優勢,也難怪他們口口聲聲要「照制度來」。

 鄭運鵬說:「當民進黨的好處就是,我們的提名制度很公平,國民黨也在學。」想不到鄭某年紀輕輕就擅長「睜著眼睛說瞎話」,真是「天賦異稟」,不可多得之掰才。國民黨就是學這一套「阿沙不魯」的提名制度,台北市長初選才會搞得個個灰頭土臉。民進黨就更甭提了,高雄市出一個「必輸菊」,台北市不敢「照制度來」,如果真「照制度來」,也只是出個「必輸雄」。

 所以,這套提名制度是「必輸提名制度」,鄭某還大言不慚說:「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國民黨跟民進黨用這麼公平的制度,民調和黨員投票,在提名的」,真是狗吃大蒜放臭屁。這套提名制度絕對比不上美國的「公辦初選」和法國的「二輪投票」,井底之蛙居然還敢公然鼓譟。這套提名制度最適合新潮流倒是真的,由於出線的人選與支持者落差太大,「必輸」是當然的結果,如此才能達到新潮流「亡民進黨」的真正目的。

 自趙建銘遭收押禁見以後,民進黨內由新潮流擔綱、親中派翼助,砲聲隆隆,要求阿扁總統提前交棒的聲浪不斷。直到阿扁總統做出「權力下放」的重大決定前,「退黨不退系」的林為洲還發表「籲扁退黨」聲明,打倒在地還要踏上一腳,新潮流逼宮到底的惡形惡狀,令人髮指。

 從高捷事件到台開案,假髮邱毅爆料連連,指證歷歷,難免很多人會懷疑,資料來自於民進黨內部。因為如果這些資料是由泛藍掌握,去年三合一選舉,選情激烈的關鍵時刻早就爆了,不會拖到現在。尤其,新潮流積極配合假髮邱毅演出,批鬥力道有過之而無不及,與泛藍裡應外合痕跡,斧鑿斑斑,倒扁奪權陰謀,赫然可見。

 台北縣長選舉時,新系李文忠擔任羅文嘉的競選總幹事,結果因走路工事件,大輸十九萬票。走路工事件疑雲重重,該公車司機事後也獲安排出路,是不是個騙局?有無內神通外鬼?值得深思。台北縣是蘇貞昌的罩門,在中國泛藍的操作下,難保2008不會挖出或無中生有製造出一些東西來。失去台北縣,使得蘇貞昌2008擊敗馬英九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如果年底高雄市再輸,等於謝長廷也破了功,泛綠兩個2008呼聲最高的候選人一併中箭下馬。謝長廷深知問題的嚴重性,所以,鼎力支持較有勝算的葉菊蘭參選,也願意親自下海選台北市長,以期用犧牲打掩護葉菊蘭盜壘成功。可是,新潮流偏偏力挺陳菊出來攪局到底,以陳菊、新系與謝系、陳家的過節,幾乎是毫無當選可能,競選除了可以減肥外,看不出意義何在。

 所以,陳菊的參選,有如被泛藍綁輸,存心讓謝長廷提前出局。新潮流配合中國泛藍,積極替馬英九2008登大位排除障礙的個中奧妙,從該系成員在中國經商、與中國泛藍過往密切、和財團掛鉤,種種跡象不難看出。此次阿扁總統「權力下放」,新潮流其功非小,足見中國拉攏「鐵桿泛綠」成功,緊接著三通直航、出賣台灣恐怕會是下一波擋也擋不住的「新潮流」。

 不過,「新的新不久」,歷史上以新為名者,皆短命。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短短十幾年就壽終正寢了。趙少康等人成立「新黨」時,聲勢著實嚇人,可以說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當時許信良還說過:「新黨後勢,不容小覤」。可是,先知總是看走眼,新黨在砍完三斧頭後,就時而停止呼吸,時而死而復活,現在不知到底還有沒有生命跡象?

 以此經驗法則類推,新潮流恐怕來日也無多。再看該系成員橫行霸道,人緣極差。蠶食鯨吞民進黨,包山包海,完全沒有考慮別人死活。言行舉止、政策取向亦毫不顧慮支持者的好惡,一副吃定選民的嘴臉。以前靠選民配票僥倖當選,日後恐怕再無這種福份,就算得到財團金援、壟斷黨的提名,又有何用?

 新潮流越來越像寄孵在民進黨的杜鵑蛋,當母鳥發現巢中有杜鵑蛋時,有的會直接把杜鵑蛋啄破。有的則在舊巢上築新巢,重新下蛋再孵。以目前新潮流掌控黨政大權的態勢,要將他們逐出民進黨已經是不可能了,另組政黨會是未來應該發展的趨勢。

 民間現已醞釀一股全面撲殺新潮流的氣氛,新潮流即將被選民唾棄,可憐民進黨亦要隨之陪葬。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蘇翁得權,焉知非禍。半年前,民進黨三合一敗選,蘇貞昌辭去黨主席,展現負責氣魄,聲望衝至最高。但自接閣揆以來,向中國傾斜、對泛藍妥協、受新潮流要脅,在在都與支持者的期待背離,泛綠共主地位已漸失。

 歷來與新潮流合作的人,從來沒有一個有好下場,蘇電火球應提高警覺,好自為之。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