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江建祥專欄

活人,如何不生氣?

 人的憤怒是基於他們對於某特定人、事或物的觀感。對於過去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心理反應是屬一種倒退backward思維,而對於別人的言行舉止的一定期待,則是橫向sideway的思維。對過去的撫傷憂慼因而所產生的憤怒,或者是對別人違背自己的期待所引起的失望與不滿,都是很正常、無可厚非的心理反應。所以,我們不該質疑別人生氣的原因,我們反倒是要探究為何有些人在該生氣的時候,悶不吭聲。

 中國國民黨籍的所謂「本土派」立委李嘉進在十一月二十二日的立法院教育委員會上,使用性別歧視的話語和支那國罵羞辱青輔會主委鄭麗君。李某這種不當的行為如果發生在美國國會,保證引起群情嘩然,犯下如此滔天大錯的罪人不但會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到最後必然只能以淚灑殿堂的方式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反觀李某不但不知道歉悔改,還一副理直氣壯的臭老九架勢。這種仗著外來殖民者的「勢」來欺負台灣人的傲慢,固然可惡,更令人憤怒的是:台灣人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的反應,竟然是「以平常心相待」的懦弱,為什麼看不見幾個台灣男子漢或豪氣干雲的俠女子出面仗義?

 虛擁日本大學經濟學碩士,身任立法院中國黨法制及紀律委員會召集委員的李嘉進,曾任教東吳大學、空中商專貴為師表,卻表現出醜陋中國人最不堪入目的一面。那句「沒采妳生水水又年輕」是十足的性別歧視;請問,鄭主委的年紀和秀麗外表,跟她擔任行政官的適任與否有何關聯?李先生你沒有姐妹嗎?難道你不是母親生的?而那句中國黨曾經掛在愛河邊的粗俗支那國罵,卻是道足了李某這個傲慢奴才內心裏的齷齪。請問李立委:那句「他媽的」,後面所省略的是什麼字句?你媽沒有那東西嗎?

 李某當然知道自己在深藍貴族的眼中,他只不過是一個「本土」走狗,其扮演的角色和李小龍那些「愛國」武打片中(魏平澳所飾)的尖嘴猴腮漢奸,沒啥兩樣。但是,李某他那傲慢的心卻蒙騙了他那不清楚的腦袋,使得他誤認自己高於其他台灣人一大等。

 被天主教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托馬斯阿奎納(Thomas Aquinas)曾經說:人們只有在被次等階級者冒犯的時候才會生氣。也就是說,當貴族被平民冒犯、聰明人受到愚蠢的人羞辱,或主人被奴僕頂撞,生氣才有正當性。反之,當奴僕被主人或平民被貴族侮辱的時候,生氣是沒有理由的,唯一的正當反應該是悲傷與自憐。所以,近代平民百姓對不公不義的激烈反應,應該是革命的產物了。阿奎納當然是在描述十三世紀的封建體制和思維。如此的思維在現代是否仍然適用,值得商榷。

 李某這種狗仗人勢的傲慢,造成他「亦屬貴族」的錯誤認知。如此的誤解,讓他認為被欺負的鄭主委只不過是個理所當然的「受氣包」平民,所以,他絕對沒有道歉的必要。這還不足為奇;只是他在純種中國人洪秀柱如喊家犬般的喝止下,還不覺被羞恥,倒是蔚為立院的奇觀。

 比較令人不解的,則是千千萬萬已經從奴隸制度下解放的台灣人,在這件立法院丑聞發生後,卻不見驚天動地的反應。或許,長久生存於威權體制下求活口的被害人,根本不知道如何生氣,因為不公不義已經是制度裏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也許,長久面對不公不義而束手無策,已經迫使人對不公不義視而不見。

 卑劣險惡的環境產生不了觸發革命的憤怒火花。促成改革進步的動力是一顆不信邪,不屈服於強權,執意要追夢的心。把應然what ought to be 轉換成既然what is的雄心,是去除不公不義的唯一希望。如果長久被奴役的人只知道甘心接受冷酷的現實,而不能果決勇敢地去追求理想,獨裁專制不但將橫行至地極,也將持續到末日。台灣人!學會如何生氣,好嗎?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