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逵先生六月二十七日在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上發表《馬英九用錯典》文章,指出馬英九不但把「三顧茅廬」和「東山再起」兩個典故混淆了,而且還不恰當地引用典故。其實,馬英九除了把中國人的典故搞錯了之外,更離譜的是他雖然口口聲聲要連結台灣,甚至用聽起來蠻感性的「原鄉」來誑騙台灣人,實際上,他根本沒有費過任何心思去好好了解台灣文化。
在對外宣布選擇蕭萬長擔任競選副手的記者會上,馬英九居然將蕭某對競選搭配的允諾,形容成「出山」;他完全不明白「出山」二字在台語裏是專指「出殯」,而隱居在深山的高人雅士的重踏江湖,則是「下(落)山」。 不過,馬英九用「出山」來形容蕭萬長的捲土重來,從蕭某的兩岸共同市場的積極西進主張看來,倒是蠻貼切的──出山(殯)難道不正是走向台灣西方的「極樂世界」?
在同一個記者會上,蕭某為了不讓馬英九專美於前,竟然文謅謅地引用了聖經上「舊瓶裝新酒」的典故,來形容自己雖然是老面孔,但卻具有新的內涵。蕭萬長不愧是馬英九的最佳搭檔,一個不知臉長的老馬忙著詛咒人「出山」,而他口中的偉大的「設計師」,卻預言自己滅絕的時日不遠矣,真是絕配!
聖經裏的三本福音書(馬太、馬可以及路加)都記載耶穌基督所講述過的「舊瓶新酒」寓言。馬太福音第九章十六與十七節記載如下:「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 。」
舊的衣服久經洗滌,已經不再縮水,如果拿未經縮水的新布當補丁,把它縫在舊衣服上,入水洗濯之後,新的布自然縮水,把它周圍的失去彈性的舊布向中間拉扯,必然導致衣服更大的破裂。古代沒有玻璃或塑膠,酒或水等液體都是裝在皮革做的囊子裏。如果把還沒有完全發酵的新酒裝倒進舊的酒囊裏,酒精繼續發酵的結果會將酒囊擴撐。由於舊的酒囊久經膨脹已經失去彈性,新酒發酵的結果一定會導致舊酒囊的破裂。所以,在古代的中東地區,人們都是將新酒注入新酒囊裏儲存,因為只有新的酒囊才有足夠的彈性空間來應付新酒的發酵膨脹。
「舊瓶裝新酒」是耶穌基督用來嚴厲批判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的法利賽人的寓言,意指:要獲得真正的救贖,必須用更新過的生命去接受 神的救恩;徒有華麗莊嚴的表面儀式,缺乏信心的舊的生命是無法容納得住新的福音的。
蕭萬長在記者會上很得意的比喻說他自己是舊瓶,這一趟受邀「出山」是用有經驗的「舊我」來承接新的挑戰。雖然想表現的是意氣風發的受命臣僕,可是,因為引喻失義,卻突顯出年近七旬的老人的時不我與。這種情景不禁令人擔心蕭某是否「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恐怕這老朽不但不能替臉皮逐漸被地心引力拖垮的老馬加分,反倒要擠破他那老舊的皮囊,最後來個鞠躬盡瘁,死而後矣!
二二八大屠殺五十七年後的2004,台灣派以0.22857%贏得總統大選,天意昭然若揭,數字絕非巧合。2008年的總統大選將是台、中最後的決戰。馬英九收納了主張經濟終極統一的失意政客蕭萬長為副手,只不過是想利用拼經濟為幌子,來遂行其政治、經濟終極統一的路線。這是天意所不容的倒行逆施。中國黨這個破舊、失去彈性的臭酒囊,是裝不下新酒的,為了選舉勉強填塞,最終會面臨破裂滅亡的結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06.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