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族群問題何在?
陳水扁總統七月二十一日發表了「民主困境與政治道德」的聲明,指出『國家認同的分歧是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事實,是源自於政治長期的的不民主』,陳總統把國家認同分歧的結果,歸咎於過去執政者以「法統」之名及戒嚴的手段,對台灣人當家作主權利的剝奪。陳總統又說:如何正視並化解這個長期存在的矛盾,比追究責任的歸屬更為迫切與重要。
其實,陳總統只說對了一半。國家認同的分歧的確是今日台灣一切政治亂象的根源;但是,國家認同的分歧,實際上是導源於族群的對立,而政治的迫害只是族群對立的必然結果。所以,族群對立是因,而國家認同的分歧與政治迫害是果;反者不然。
各個族群之間,是否只能以對立為彼此相處的方式?族群的區分,宛如不同類動物之間的彼此辨識,英文說:Birds of the same feather gather together, 就是在闡明物以類聚,異種自動區隔的自然界現象。天空中各種不同的飛禽,可以共享藍天而翱翔,不必陷於彼此互鬥殘殺的困境;湖中的魚兒可以各依其類三五成群,倘佯自若,也不必互相廝殺。為何以萬物之靈自居的人類,自古迄今就是一連串的彼此屠殺與鬥爭呢?
從理想主義的觀點,美國是個民族的大熔爐。但是,事實上美國是個各個族裔彼此容忍共生的沙拉大拼盤。各個族裔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特性,但又可以用「色盲」的方式,共扛這「美國信條」,亦即是:『堅持人的尊嚴與基本權利,主張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適當地限縮政府的權利,以避免權利的傲慢。』美國並非無族群問題,多次的都市種族暴動,證實種族問題仍然存在於美國;但是,拋開族群束縛的新國家主義,卻為美國帶來新的希望,也成了足供全人類效仿的典範。
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而言,族群或種族根本不是個問題。台灣從有文字記載史以來,便以包容悅納的方式吸收外來的移民。歷經荷蘭、西班牙、明清王朝、日本的洗禮,從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族群溶合,到生番轉化成熟番的漢化過程,一再地顯示台灣其實是一塊兼容並蓄的寶地。
族群的問題,在台灣只存在於外來的殖民統治族群。原因在外來的新殖民者,為了要保留種族沙文主義的優勢,為了要以少數人統治多數人,不得不對被統治的「土著」進行徹底的洗腦與政治的迫害。所以說:族群對立的問題不是政治迫害的結果;族群的區隔反倒是政治迫害的導因。
國族主義的三種類型
Nationalism或翻譯成「民族主義」,但是,吾人比較喜歡「國族主義」的稱法。國族主義指的是以社會或文化的認同為本,主張種族(狹義的)或文化、意識形態(廣義的)所形成的國家乃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單元。國族主義有三種類型:以種族血源為基礎的國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自由主義的國族主義(Liberal Nationalism)、以及政治實體的國族主義(State Nationalism)。
種族血源的國族主義把國家視為政治化的族群,種族主義運動的目的,是為了要形成一個以種族為基礎的國家。自由主義的國族主義,視國家為參與國家政治活動的所有公民個體的結合,在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形比較之下,才有維護國家權利的問題。政治實體的國族主義視國家為地區性的政治單位,採國家至上主義,要求人民完全順服於國家,人民的利益永遠在國家的利益之下。
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德國與日本,就是以種族血源為基礎的國族優越感去征服侵略有別人的例子。前述的美國信條主義可謂自由主義的國族主義的表彰。
至於現今崛起中的中國沙文主義,就是政治實體的國族主義的代表。中國的政治學者喜歡往自己的臉上貼金,說他們的國族主義是實用(pragmatic)國族主義,實際上,從他們所主張的內容來分析,他們所謂的實用國族主義其實只是披著羊皮的國家霸權主義之狼。
主張國家霸權主義者,憎恨自由主義的國族主義,認為經濟掛帥為國家的優先順序,否定公民個體對國家事務的志願參與,認為如此會造成社會混亂以及經濟發展的遲緩。主張國家霸權主義者也討厭種族血源主義者,並且強力的壓抑任何種族自決的企圖。利用口惠而不實的保障措施來籠絡國內的少數民族,但是,又對任何主張獨立自決的人極盡打壓殺伐之能事。崛起中的中國國家霸權主義視任何獨立自決的運動為對中國主權的威脅,甚至不惜把「天下一統」的理念轉換成仇外的具體行為。
台灣應如何面對崛起中的中國霸權主義?
以本土意識對抗漢族沙文主義
積極發展台灣本土意識是對抗漢族沙文主義最好的方法。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意識或本土主義到底是什麼碗糕?
台灣本土意識所認同的不止是單純的地理上的土地,而是生活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不同族群的人,以及他們所形成的新文化(除了從黑水溝的那頭來的漢文化之外,還包含了十六、七世紀以還,從海洋所傳來的各種不同文化,如荷蘭、西班牙、日本等文化的混合體。也就是說: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反倒是台灣的一部分。)本土主義所強調的本土絕非一般泛統用鄙視的眼光所形容的民粹,而是一個政治學上完完整整的國族主義對族群、文化與政治結構的認同。
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裏很清楚地重申:台灣主權獨立、重新界定國家領域、修改憲政體制、發展新國民意識等主張。這裏所謂的『新國民意識』不就是掙脫了「大中華思想」箝制的『台灣本土意識』嗎?
該決議文更明白地說:在上述新社會共識下,對外不再堅持使用『中華民國』;對內,則打破國民黨是全國唯一合法政府的迷思。民進黨如果還沒有拋棄台灣主體意識的堅持,那麼,就不應該在『和解共生』的大旗遮掩下,伸出魔手扼殺正在萌芽中的新台灣國族主義。
和「中華民國」這個圖騰明顯切割之後的台灣本土意識,到底代表著什麼新的意涵?台灣本土意識是用來和中國霸權主義區隔的界限。
台灣的國土領域與中國有明顯區隔,憲政體制和中共極權的完全相左,再加上境內人民對人性尊嚴、自由平等的追求,以及法制取代人治的主張,並鼓勵公民對國家事務的積極主動參與,使得台灣與中國儼然壁壘分明。這就是台灣本土意識的真正內涵,與連阿斗和宋叛仔可以一下子五體投地親吻台灣土地,一轉身輸了選舉便可以上「西天」磕頭的機會主義是完全不同的。
強調國民政治心理衛生
「我」與「非我」的區別,是維繫人際關係的重點。同樣的,維持國際關係最重要的關鍵也在界線的明確。只有在「有我」、「有你」、「有他」的狀況下,界線才有存在的必要。
中國黨逃難到台灣之後,處心積慮地破壞台灣的本土文化。從剝奪台灣人使用自己母語的權利,到用中華民國的圖騰欺詐台灣人,甚至到最近馬英九耗費重資消滅建成圓環台灣小吃文化的「壯舉」,都是足令台灣人痛心的事。
馬英九老喜歡引用日據時代的台灣抗日英雄蔣渭水來企圖連結中國與台灣。蔣渭水在「台灣文化協會」發行的「會報」寫下「臨床講義」:「患者:台灣∕姓名:台灣島∕原籍:中華民國福建省台灣道∕現住所:日本帝國台灣總督府∕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離、物慾量盛、精神生活貧瘠∕診斷:世界文化低能兒∕處方:正規學校教育,最大量;設圖書館:極量;讀報社:極量...」除了對台灣前途的憂心之外,還可以窺見蔣渭水對中國的幻想與憧憬。
馬英九和蔣渭水的共通之處在仇日與對中國的渴望。可是,蔣渭水所處的時空和馬英九目前的情形完全不同;蔣渭水代表著在異族統治下的台灣人對拋棄他們的過去「祖國」的懷念,他們心靈的眼看不到中國腐敗的一面,要一直等到228大屠殺才有機會嚐到中國人的殘暴。馬英九代表的是受中國共產黨追殺迫害而逃亡的難民,理當對中國人的凶殘惡暴有所忌諱,驅之猶恐不及避,可是,這些難民為了繼續對被殖民的台灣人的統治與壓榨,卻不顧凶險,寧願聯共制台,以達到拉攏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目的。
選舉挫敗之後的民進黨,其實和馬英九相差無幾。陳水扁總統的「投石問路」說,謝長廷先生毫不隱諱的「大中華思維」,一直到蘇貞昌、蔡英文趁著大夥兒忙著維護本土政權、抵制罷免案的時候,積極籌劃直航、開拓三通,以及近日「經續會」的大膽賣力演出,都令人為之扼腕!
這些政客只注重現實利益,只知道選舉考量,基本上根本沒有界限的概念。身為國家精英的人尚不知「我」與「非我」的差別,況乎升斗小民?
拯救台灣的唯一途徑就是協助台灣人建立起明確的界限觀念。中國就是中國,絕對不是「大陸」或「內地」。中國人就是中國人,不該被稱為「外省人」,兩國就是兩國,那來的「兩岸」?
也要請陳水扁總統不要再提福建紹安了!想想看,如果您老祖宗真是從福建紹安來的,擅長統戰的中國共產黨到現在還找不到一個遠房表親來陪同你驗DNA?連戰可以靠他的中共表親,回老家找到幾根號稱跟自己DNA有關的「死人骨頭」,您就是不能。套一句您的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您就認了吧!
結語
在新國民意識還沒有完全成形之前,台灣本土意識不得不依賴種族主義和族群分隔來維繫。不要怕中國難民那老掉牙的「操弄族群」的指控,族群的區別本來就是政治上爭取利益分配的基礎之一,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美國人口普查的時候,必須填寫個人所屬族裔,也從沒聽說有人抗議操弄族群過。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同樣的,被欺壓的族群也沒有不操弄族群的本錢。STUPID!IT IS ALL ABOUT RACE!2008年的選舉將是一場族群對立的大戲,各位準備好了沒有?你的族裔的特性uniqueness,將是你最強的賣點,別忘了擅加利用!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7.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