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喜歡多樣性。每一個人在造物者的眼裏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天底下,沒有兩個人擁有相同的指紋;同樣奇妙的是,天底下所有的雪花都有自己獨特的樣式,沒有兩片雪花會有一模一樣的圖案。
造物者創造了男人與女人,讓他、她們有不同的生理結構,也有不同的理性與感性的反應。兩性之間的差異可以是造成兩性衝突的原因,也可以是人因此覺得造物者值得贊美的理由。
聖經在創世記第二章記載神如何為亞當創造伴侶。神使亞當沉睡後,取下他一條肋骨造成一個女人,並領她到亞當跟前。當亞當看到夏娃的時候,便一見鐘情,口中發出贊嘆說:Wow! Man!於是,自此便稱她 woman,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是他的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從那以後,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夫妻二人即使赤身露體相向,也不覺羞恥。神選用亞當的肋骨來造女人是有特殊的原因的:因為神要男女平等,緊緊依偎。神沒有選擇亞當的頭骨是不要夏娃爬到亞當的頭上,神捨棄亞當的腳骨,是不想讓夏娃被亞當踩在腳底下。
這美好的結合,在亞當與夏娃違背了神的戒令吃下禁果之後,便起了很大的變化。原本互相媲美、彼此協調的關係,在罪的捆綁之下變成了彼此鬥爭抗衡的關係。創世記第三章十六節記載神對夏娃的詛咒,除了懷胎、生產的苦楚之外,神還對女人宣布:「你必心存掌控你丈夫的欲念,但是你的丈夫終將管轄你。」於是,人類社會開始了一連串、似乎無終日的兩性競爭。
在這競爭的過程中,魔鬼不斷地見縫插針,制造混亂。魔鬼最狠毒的謊言與策略是讓夏娃誤以為爭取兩性平等的唯一方式就是要去除男女之間的任何差異。於是,原本美好的多樣性與獨特的性質,在追求平等的藉口之下,被扭曲破壞了。演變至今,當下社會男不男、女不女,不但兩性關係失去了原本的自然美感與調和,社會的道德與價值標準也因此遭到殘酷的破壞。
兩性之間的差異是屬於功能性的區別,而非價值高低的不同。因此,任何人都不應該以功能的區別來做價值的判斷。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大部分的男性左腦比右腦發達,而相反的,大部分的女性左、右腦發展程度比較均衡。左腦專司邏輯思維、分析與枝節,右腦則偏重美感、直覺與創造力。所以,男人天生比較重邏輯分析,比較能專注於某特定事物,是屬於task oriented 任務取向的;而女人則比較能全方位地看事情,擅長言語表達,依賴直覺,注重感性的層面,是屬relationship oriented 人際關係取向的。
左腦較發達的男性,在遠古時期,適合出外狩獵,當他們看到獵物時,能夠專注於食物獲取這項單一任務,而不會被週遭的事物影響。譬如:母鹿旁邊嗷嗷待哺的小麋鹿,對富有感性的女人而言,會是讓她下不了手的原因。但是,對於任務取向的男人來說,卻是毫無作用。換言之,大多數的男人,為了生存,通常是不會有所謂的「婦人之仁」。同樣的,在戰場上,任務取向的男人對衝鋒陷陣的專注,也比較不會被同僚前仆後繼的血腥場面所影響,所以,能夠把同仇敵愾的精神發揮地淋灕盡致。左右腦發展平衡的女人,卻是人類社會存續不可或缺的動力。因為女人是屬人際關係取向,所以,家庭成員關係的協調互動非仰賴女人的全方位關照與功不可沒的第六感直覺功能不可。
「男女有別」呈現在生理與心理各個不同的層面。當一個男人說:「我沒有衣服可穿」,他指的是沒有乾淨的衣服可替換;可是,當一個女人說她沒有衣服可穿時,她通常指的是沒有新的、合意的或適合特定場合的衣服可以亮相。當一個女人向別人埋怨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的時候,她只想要找一個人分享她當時的心情感受,她不見得要別人代為尋找解決的方案。男人通常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內心的感受,也不太喜歡讓人家看出他已經束手無策,所以,當男人硬著頭皮向別人請教的時候,通常是已經到達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懂得上述的道理,對男女相處有很大的助益。所以,當一個太太和她母親吵嘴之後,回家向先生哭訴時,一個先生如果夠聰明的話,會靜靜地聆聽,偶爾不置可否地嗯哼兩聲,但是,絕對不會急忙地出一些鬼點子去教導老婆如何整岳母大人。另外,當夫婦共乘車輛外出時,即便太太意識到先生已經搞不清楚方向了,切記不可明白指出先生的迷失,更不可建議先生停車問路,因為那是對先生能力的質疑,對他而言是極大的侮辱....畢竟,他並沒有迷路,他只是還在合理的摸索過程中而已。
男人和女人的需要也有很大的不同。聖經在以弗所書五章三十三節就把他、她們的不同需求講得很明白, 該節說﹕「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女人最需要的是被愛的感覺,而男人最企盼的則是被尊重。從襁褓階段開始,每一個人都知道要表達自己的需求,肚子餓了或尿布濕了的嬰兒知道要用哭鬧的方式來引起成人的注意,以獲取需求的滿足。成年之後,雖然不再使用哭鬧的手段,可是基本原則卻是不變,只是哭鬧在女性可能變成了撒嬌、耍賴或嘔氣,而在男性可能是悶不作聲、摔門或亂發性子。
要避免兩性之間的衝突,必須從滿足兩性不同的需求著手。當太太覺得先生不夠有愛心的時候,通常的作法是用埋怨、批評的方法來博取先生的注意。這種的埋怨或批評實際上只是一種撒嬌的方式,從太太的角度而言,並沒有任何惡意,但是,對先生而言卻是非常不得了的事,因為先生的最大需求是受尊重,太太的埋怨與批評等同於對先生的不信任票,是一種非常不敬的行為,傷害先生的自尊達到不可言喻的地步。
所以,太太們必須學習如何避免用埋怨、批評或其他可能被先生視為不尊重他的方式,來表達太太們對愛的需求。這種不尊敬的方式保證是屢試不「爽」,事倍功半。當先生感受到太太的「不敬」disrespect,先生的反應是以缺乏愛心的行為 unloving behavior來以牙還牙;當太太覺得先生的行為舉止完全缺欠愛心的時候,她的直覺反應是加重程度的埋怨與批判;兩個人的關係就陷入如此狀似無解的惡性循環。
前面所談到的男女互相掌控管轄的詛咒,透過人性的弱點,赤裸裸地表現在上述這種惡性循環中。當太太的不敬disrespectful 的行為,可以刺激先生的反射性動作時,太太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支配快感 empowerment,如此的感覺會刺激太太從事繼續不斷地「不敬」行為。
從表面上看,先生好像被太太玩弄於鼓掌之間,太太似乎佔了上風,事實上,最後的大輸家是彼此雙方,因為從先生被刺激的反射性行為中,太太並未得到她始終想要的那種被愛的感覺,而先生卻是自尊全面的受損。
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節奏,唯一的方法是改進男女雙方的溝通方法。太太必須學會,盡量避免使用會令先生覺得不受尊重的表達方式,來表達對愛的需求。先生則需要了解適當的撒嬌或耍賴並不代表太太對先生的不尊重,只是太太在內心的深處有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 unmet need。
夫妻雙方都必須了解,很多時候愛和尊重是不可預設條件的。太太不可在心裏頭想:如果他不愛我,我就不尊重他;先生也不可說:如果她不曉得如何尊重我,她休想的到我的愛心回饋。
在此要向頭腦比較健全的女性呼籲:請務必充分發揮妳們的特質,從全方位地看事情,用妳們的直覺,從感性的層面去鞏固兩性的關係。不要在乎妳的先生是否值得妳的尊重,記得神對人的恩典是不記功過的,用妳的愛心,勉為其難地先表達妳對先生的尊重。當妳做到了妳該做的部分,妳會很驚訝的發現他已經整裝待發,準備好好地以騎士的風範來愛他的公主。
根據非正式的民調,大部分的女人寧願當個被呵護疼愛的小公主,也不要當個人人敬畏,躲在深宮自嘆自怨的女王,妳覺得這樣的民調可信嗎?
兩性的衝突起因於每一個人想都要駕馭別人的欲望。由於罪的關係,基於自私的心理,每一個人都不想要改變自己,卻想要改變外在的環境或別人好使自己覺得舒服,天氣熱了開冷氣,孩子不乖就修理他使其就範,先生不細心疼愛就撒嬌耍賴,終極目標就是要人家滿足她的需要。
如前所述,要達到最終滿足自己需求的目的,最好的策略是改變自己表達需求的方式,學會如何尊重對方。 兩性的衝突不是兩性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差異所導致的,事實上,兩性的差異是值得我們因此讚美神的好理由。我不知道諸位看官的看法如何,但是,就我而言,即便是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我還是寄望我的男孩能夠雄糾糾氣昂昂,而我的女兒,如果我有幸的話,是個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小公主。
女權運動的定義,應該是女人爭取有被疼愛的權利的社會運動,而不是女人爭取跟男人一樣必須面對「野獸、獵物」承受生活壓力,比女人早死的公平機會。你說是嗎?(本文是作者在休斯頓,為全美台灣婦女協會年會演講內容)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4.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