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寬恕(forgiveness)是一門很不容易的功課。原諒別人的過錯之所以如此困難,在一般人對原諒的真義不完全了解。大部分的人認為原諒別人需要付出特別的代價,必須在自己份內事之外,再額外地做一些勉為其難的事。其實,原諒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
根據聖經的教導,原諒只是對於別人欠你的債務不再追討。別人欠的多,你不追討的結果,使得他受益更多;別人欠的只是些微小數,你不再算帳,也就沒什麼了不起。因為人虧欠神太多了,所以,神對人的罪的原諒,就顯得價值無比;如果神可以原諒我們如此大的罪過,那麼,別人對我們所犯的過錯有算得了什麼呢?
美國的聯邦裞法規定:債務的免除等於所得;債務被免除的人必須就其免除額申報所得。加州民法規定:凡因購買住屋而承擔債務,並設定抵押給銀行者,在銀行執行抵押權拍賣住屋之後,如所得拍賣價金仍不足償付貸款全額時,該借款人得不必負擔餘額債務 但是,美國聯邦稅務局(IRS)可不會放債務人一馬。如果所免除的餘額債務大於頭期款,借款人仍需就其差額付裞。當某人做了一件虧欠你的事,如果你原諒他,不向他追討,在道德良心的帳簿上,這個人有了『所得』,雖然他不必還你了,神還是會跟他算帳的。這就是聖經上所說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原諒別人對於自己有很大的益處。當一個人不能原諒別人,他把自己和別人綁在一起。表面上,他好像個行影不離的討債鬼,可以逼得人家走投無路;實際上,他的心靈因為『有所求於人』而受制於對方,對方的履行意願往往可以主宰他的情緒起伏。羅馬人的刑罰堪稱史上最殘忍的。羅馬有一種處死殺人犯的酷刑,也就是將被害人的尸體用鐵鏈捆綁在加害人的背上,當尸體腐爛時,尸毒會透過皮膚的接觸而侵入加害人的肉體,最後加害人無疾而終。不能原諒別人就宛如背負著一個終將變成毒素的尸體,對自己是很殘忍的行為。
二二八大屠殺在台灣人的記憶裏似乎非常的模糊。之所以記憶模糊,不是因為台灣已經原諒了中國國民黨所指使的喪盡天良的劊子手,而是因為中國國民黨利用高壓統治以及白色恐怖的威脅,將台灣人集體的記憶活生生地抹除。
將近一甲子之後的今天,馬英九、趙少康、周錫偉這些屠夫的後代,竭盡所能地,不管是威脅或利誘,要台灣人不要再提起二二八大屠殺,以免造成族群分裂,破壞和諧。原諒就是不要去提起嗎?就是從記憶裏把不愉快的往事刪除嗎?你認為呢?
如果你不記得別人欠你的債務,請問你怎麼知道有一筆債要免除?如果一個人說:「我不知道你對我做了什麼錯事,不過我可以原諒你!」你覺得這種原諒是真心誠意的嗎?
現代的心理學家很注重「幫助患者回復記憶」,因為很多人在嚴重的心理創傷之後,往往在潛意識裏將痛苦的經驗壓抑下去,久而久之,雖然表面上他已經不復記憶,實際上,過去的傷痛宛如盤旋在心渦上的幽靈,不時的在刺痛心靈。心理輔導人員必須幫助患者把過去的苦痛,從他的內心深處挖出來,再一次的展現在他的面前,然後幫助這個受過創傷的人,經由原諒寬恕的方法,讓他能let go,將過去付諸東流。
二二八大屠殺的痛苦記憶,本來應該成為所有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一代傳一代(就像支那人把南京事件牢記在心,教子教孫永不忘懷)。可是,在中國黨的高壓統治的白色恐怖時期,二二八大屠殺已經被中國黨人強迫台灣人壓抑深埋在遙遠的記憶裏。這個記憶仍然存在,好比從微軟視窗 windows裏被刪除的資料,表面上好像已經被刪除了,實際上,還在trash can 垃圾筒裏,還佔著磁碟空間,隨時可以被拉回來。
支那人其實不必害怕。台灣人試圖從記憶的深處挖出二二八大屠殺的傷痛,為的是要徹底的體驗這個不愉快的往事,好好地悼念這個慘痛的損失(grieve the loss);因為,唯有在緬懷過往的傷痛之後,才能有真正的痊愈 recovery。
洛杉磯市西區,猶太人聚集的地方有一個納粹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The museum of Tolerance),該館存在的目的,根據張貼在館內的大標示(上面寫著:Never Again),是要提醒大家要知道相互容忍,避免類似的慘劇重演,也是要被害人的子孫記取先祖慘痛的教訓,不要再姑息養奸,讓惡人有再次得逞的機會。
這種情操絕對是支那人那種狹隘的恨日情結所不能比擬的,也是我們台灣人應當要學習的。二二八大屠殺台灣人精英的忌日將近,讓我們痛定思痛,好好地 grieve the loss 悼念傷痛,期求早日的心靈康復。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2.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