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有說不完、訴不盡的辛酸血淚,台灣人的傳統歌謠裏渲染著悲劇的愁悵。從《雨夜花》的暝日怨嗟,到《望春風》的心內彈琵琶,甚至在《補破網》中的誰人知阮苦痛,彌漫著一股難以發抒的恨悔。亞細亞的孤兒啊!無父無母的伶仃孤苦,誰能了解?
長久受異族統治的台灣人,描述自己被壓榨迫害的景況,常常用隱喻的方式來避免統治者的追懲。於是,被拋棄的多情少女、落入風塵的農家女、獨夜思君的懷春女,甚至海邊補破網的漁家女全部派上用場。當然,這也和當時男權為主,女權不彰的社會現象有關。
孤兒也好,弱女子也一樣,所代表的就是沒有自主權,一切需要仰人鼻息的社會弱勢團體。這種自命清苦、微弱的集體心態,造成今天台灣的一些反常現象──英文叫做 Dysfunctional(官能失調症),指的便是因為疾病或殘障所造成的器官機能失調。好好的有人性尊嚴的成人,不知道要堅持、主張自己的權利,稍微遇到一點挫折或打壓,就屈服強勢,奉承權貴,西瓜「偎」大邊,甚至半路認老爸。
孤兒找養父、弱女子尋終身依靠的心理,充斥整個社會。台灣人最大的問題在:不知道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應該要獨立自強。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已經以一個單一、自主的國家形式,獨立運作了數十年,至今竟然還有人在鼓吹「美屬說」,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中,一個五十來歲的大男人,竟然到處征召養父,不正代表著這種 Dysfinctional 的病態嗎?
狗年之始,和大家一起探討狗的特性。人類和狗之間,千萬年來,就存在著一種愛恨夾雜的情結。狗的忠實讓牠奪得「人類最好的朋友」的頭銜,狗對主人的依賴,卻給不領情的人詆毀侮慢狗的藉口。狗和貓最大的區別在:狗比較沒有自我,一切以主人的意旨為依歸,狗十分關心主人的觀感,太在乎主人的顏色,因此,反過來卻遭受主人臉色的「箝制」。貓則不然,貓的自我意志十分強烈,一切以自己為中心,不在乎主人的意旨,主人的顏色對貓一點作用都沒有。
所有的動物中,狗是最容易被訓練的,貓則是最不聽話的。狗和人的關係最密切,卻被侮辱得最過份,人們常說:「忙的跟狗一樣」、「累的跟狗一樣」之類的輕蔑語,我們卻很少把不好不公平的遭遇和貓連結在一起。狗搖尾乞憐所換來的是人的不尊重,甚至拳打腳踢,貓的不甩人傲慢,反而贏得人類若即若離的敬畏。
聰明的台灣人啊!把當狗的權利讓給馬英九,讓他好好地去仰望胡錦濤吧!不要在面對美國人的時候變成一條順服的狗。換個方式,昂首挺胸做一個受人敬畏的自主人,如何?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2.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