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聯與基進側翼結盟,雙方有人贊成,但也有人反對。筆者既非台聯黨員,也非基進側翼成員,可是,雙方都有成員詢問筆者結盟的利弊。筆者回答,正面方面,結盟會呈現互補的效應,因而會出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負面方面,雙方內部會出現雜音,需要花費不少工夫來化解。
台聯及基進側翼有相同的基本理念:第一,雙方都是積極「反中國併吞」,雖然手段未必相同,但目標一致;第二,雙方都不願意分散綠營的力量,造成綠營的立委席次不過半。所以台聯在區域立委提名時,都沒有與友黨衝突。基進側翼則不投入二○一六年的立委選戰,積極發展組織,延續太陽花運動。
有人發現兩個團體的目標一致,更有互補的功能,若是雙方結盟,不只有利於綠營的政治版圖,對兩個團體的發展更有正面的幫助。除了民進黨、中國國民黨、台聯、親民黨等四個政黨外,任何政黨投入立委選戰,都要提十名區域立委候選人,才能分配不分區立委的名額,它造成綠營內部出現戰爭。
為了不分散綠營的政治勢力,基進側翼因而沒有投入立委選戰。然而若是以台聯的名義參選就沒有上述缺點,台聯因而列基進側翼的陳奕齊為不分區第一名候選人,雙方結盟,但不是合併。
雙方結盟固然多數人贊成,可是反對的聲音也不小。基進側翼方面有人對筆者表示,他們是新政黨,形象清新,而台聯是黨齡超過十年的政黨,難免會有包袱,雙方結盟,基進側翼也要一起承擔包袱,所以會扣分,基進側翼應該自己繼續發展組織,延續學運,揮灑的空間會比較大。
筆者回答,太陽花學運所以能捲起那麼大的聲勢,是因為有馬英九,民進黨執政之後,偏綠的社運團體就沒有著力點,會快速泡沫化。反而進了立法院就會有揮灑的空間,所以與台聯結盟是正確的選擇。
台聯一樣出現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為四年前所以會有輝煌的戰果,是他們到全國各地宣導「棄馬保台」以及「反ECFA」,因而獲得民眾的認同,四年來他們推展「反中」的議題數倍於往年,表現遠比以前好,所以今年的選情會比四年前好。
筆者提醒他們,選舉不是看自己有多優秀,而是算自己有多少票源,又有幾家在爭那些票源。四年前有不少綠營的選民對民進黨不滿意,所以流出不少選票,而這些選票大部分流向台聯。今年蔡英文成為吸票機,能流出給小黨的票源減少,又有好幾家在分票,台聯的處境已大不如前。
台聯又有人提問,台聯的努力有目共睹,吸票的能力怎麼會輸給新的團體(包括基進側翼),筆者乃以自己為例加以說明,以前每年筆者都受邀請到美國巡迴演講,有時候一年兩次,這種情況至少維持十年以上,不過近幾年來筆者沒有受到邀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面孔,是筆者退步了?或是年輕世代的演講較為精彩?事實都不是,而是民眾喜歡新面孔。台灣的選舉也是如此,選民也是喜歡新面孔,老面孔表現再好,能感受的人不多。顯然的,與基進側翼結盟,台聯加分不少。
也有人提問,與基進側翼結盟之後,台聯的民調並沒有增加。對於政黨票的民調,除國、民兩黨外,其他政黨的得票都低於一倍標準誤差(Standard Error),稍有一點統計常識的人都知道它是毫無意義的數據。若數次民調出現很大的變化乃屬正常,若出現一致性的結果代表民調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