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請辭案演變成各說各話的戲碼,每天都有不同的版本,連「共諜」的罪名都出現。
張顯耀因而於二十一日召開記者會,痛批自己遭遇到白色恐怖,他強調,在兩岸工作上所有公開或是私下的協商溝通,都是本於總統、國安會前後任秘書長和主委的指使,沒想到會出現二十一世紀的白色恐怖,為排除異己,竟然對不同意見的人扣上「共諜」的罪名。
「共諜」是很重的罪名,也是台灣人極為厭惡的身分,被扣上「共諜」的帽子就變成過街老鼠,只是多數人並不相信馬政權的指控,這是嚴重的問題。
日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召開記者會時強調,當初承諾張顯耀以家庭因素請辭,並且安排公司董事長的職務,是因為當時全案還只是「有疑點」,在查證釐清前必須保留迴旋的空間。而且張顯耀在當天也「勉強同意」這樣的安排。
王郁琦強調,他在接獲檢舉後,分別在七月底和八月初向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和閣揆江宜樺報告,約見張顯耀時也明確說明他牽涉洩密案件,當初承諾他以家庭因素請辭,並且安排公司董事長的職務。
有媒體詢問為何王郁琦先向金溥聰報告,再向江宜樺報告?他說,因研判是涉及國安問題,所以先向金溥聰報告,因為國安會秘書長經總統授權處理國安事務,是符合體制的,馬總統也確實在張顯耀發聲明前有詢問過此事。
讓人感到訝異的是馬政權辦案方法怎麼一下子出現一百八十度轉變?
葉世文被發現出現弊端時,相關單位悶不吭聲的著手調查,所以必須秘密調查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打草驚蛇,造成嫌犯湮滅證據。也因為是秘密調查,桃園縣長吳志揚才會接下即將爆炸的未爆彈。
事實上不只葉世文,所有牽涉到行為不端的事件,檢調單位都是秘密調查,然而,張顯耀事件卻是大張旗鼓,而且變了好幾個版本,造成民眾對馬政權失去信心。
剛開始陸委會表態張顯耀因家庭因素請辭,且私底下要幫他安排「董事長」職位。若是張顯耀安分的接下「董事長」職位,一切風平浪靜,只是張顯耀聽話的態度不如預期,而公開被逼退的事實,此舉惹毛了馬政權,便對外宣稱張顯耀犯錯,必須調離原職以便接受「行政調查」。
可是,「行政調查」都還未開始,就轉入「司法調查」,由調查局接手,最後連國安單位也介入,一件由政務官轉任「董事長」的糾葛擴大為司法案件,這種異常現象也讓民眾失去信心。
張顯耀案件出現太多版本,連最高層級的「共諜」都出現,問題是一般人並不相信,這才是嚴重的問題。
「行政調查」好像與「司法調查」很接近,事實上是兩碼事。司法調查是牽涉違法事件,應該直接送檢調單位究辦。「行政調查」則由所服務的單位執行,目標是追究行政疏失,結果出爐之後,也由服務單位懲處,最重的可以記兩大過免職。在「行政調查」過程當中,若發現違法事實,會立刻移送檢調單位接辦。
張顯耀的「行政調查」都還未開始,就變成「司法調查」,代表整個過程是針對「人」,不是「事」,也就是沒有依照法定制度執行,因而媒體界稱它有若黑道,動用私刑,一般黑道並不依法定的社會規範來約束個人的行為,而是動用私刑來維護黑道社會的規範。
事實上,張顯耀是否真正違法不得而知,但媒體界一口咬定是出自中國國民黨的內鬥,進一步動用私刑,所以會有這種怪異現象,是因為馬政權在這方面前科累累,去年九月就對王金平鬥爭且動用私刑,造成馬政權的公信力瓦解。
若是王金平違法,就該透過司法途徑判他的刑,並剝奪他國會議員及議長的職位,但馬政權沒有依循「司法」及「行政」的體制,卻動用私刑對王金平打壓,一般民眾認定馬政權掀起內鬥,並動用私刑是合理的懷疑。
馬政權及黑道都會動用私刑,但黑道不會滿口仁義道德,更不會將「大是大非」掛在嘴巴,馬政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