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陳茂雄目錄  1

統派露出馬腳了

 推到Plurk  分享Facebook

 依據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一月二十九日的報導,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程審議會日前已表決通過高中課綱微調,不過本土派學者及立委質疑,高中國文、社會科等課綱微調是「去臺灣化」,要求公布審議會委員名單,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表示,當初應聘委員時,並沒有告知將公布名單,按照往例也都沒有公布,教育部可研議是否考慮公布,但必須問當事人意見。

 蔣政權佔領台灣之後,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去台灣化」,不只將台灣的街道以中國的地名來命名,進入高雄後火車站前的那一大片土地好像到了中國。

 最妙的是台灣的社團不准以「台灣」來命名,如台灣教授協會因為有「台灣」二字,所以不准登記,這一點比日本政府還要嚴重,日治時代,「台灣」二字可以出現,中國國民黨政權卻消滅「台灣」的名稱。

 日本政府在台灣屬殖民統治,當然會盡量推銷日本文化,可是並沒有完全消滅台灣文化,日本在台灣統治了五十年之後,台灣人還可以用漢字讀寫台語。

 中國國民黨政權統治台灣三十年,台灣人就沒有能力讀寫台語,若說日本是殖民統治台灣,那蔣政權統治台灣時期台灣的地位應該算是「次殖民地」。

 中國人的習性講究「正統」與「法統」,在他們的眼光中,台灣人執政並非「正統」,所以會嚴厲抗拒本土化政權。可是,有尊嚴的台灣人不願意扮演「次殖民地」的角色,建立自己的國家是多數人的心聲,但礙於武力的鎮壓,建國運動不能公開化。所以,早期在台灣「統一」的聲音是公開的,「獨立」則為隱性。

 政治民主化之後,以選票來決定政權,不是槍桿子。多數台灣人抗拒中國併吞,中國國民黨為了獲得選票,當然不敢公開主張「統一」,這階段「獨立」是公開的言論,反而「統一」變成隱性。

 馬英九繼承其父親「化獨漸統」的遺志,積極推動「統一」,可是,他從未表態過「統一」的主張,甚至於告訴台灣人他「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事實上它只是選舉語言而已。總統大選前,他若敢公開主張「統一」,早就回家吃老米了。

 馬英九已不能再選總統,所以可以公開表態「中國意識」,在教育方面恢復蔣政權的手段,積極推動「去台灣化」,灌輸「中國意識」。

 然而,與蔣政權最大的差異是蔣政權嚴厲的切割北京政權,主張以「反攻大陸」的手段統一中國,只是以這種方式統一的或然率等於零,蔣政權的大方向就是「維持現狀」,馬政權則不同,他們積極與北京政權結盟,合作推動「統一」。

 台灣的國防不足以對抗中國,要生存就必須仰賴國際社會的奧援,抗拒中國併吞的人就積極與美日結盟。馬政權剛好相反,他們為了達到「統一」的目標,因而「聯中制美日」。

 例如釣魚台的糾葛,台灣人該思考的是如何「保台」,不是「保釣」,台灣都被併吞了,保住釣魚台有何意義?不可能為了釣魚台而與幫助「保台」的盟友衝突,馬政權的思考模式正好相反。

 依據NOWnews一月二十九日的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於二十八日公布新修訂的「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書」,做為中學教科書指南,明確表述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及竹島(韓稱獨島)為日本「固有領土」。對此,中華民國外交部表達嚴正抗議,重申日方此舉無益維護區域穩定。

 然而,北京政權侵犯釣魚台,甚至於在國際社會消滅「中華民國」,從未看到馬政權抗議,它很明顯的表露出以「聯中制美日」的手段推動統一。

2014.01.30





民進黨不敢批判「終極統一」的陰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qQgQty6x7A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