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陳茂雄目錄  1

政務官的參選空間已褪色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最近中國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與幾位政務官發生磨擦,他認為政務官怯戰。依他的本意,由政務官參選立委或其他公職,可以讓該黨有亮麗的選戰成績,只是多數政務官對選舉興趣缺缺,其中一個原因是民進黨的氣勢高漲,大家不願意挑戰民進黨。另一個原因,多數政務官沒有選戰經驗,對選舉沒有信心。

 內閣制國家是由國會多數黨組閣,內閣閣員(等於台灣的政務官)是由國會議員兼任,也就是說要擔任政務官就得先經過選戰的洗禮。行政與立法分立的國家,國會議員不得兼任政府官員,政務官因而與選舉扯不上關係。台灣不是內閣制的國家,沒有理由要政務官投入選戰。台灣所以會出現政務官投入選戰的風氣,是有其特殊的背景。

 台灣第一代的選舉大多由地方的望族所包辦,由於長期接受外來政權的統治,一般被統治者很少有出人頭地的念頭,只有望族的自卑心態較少,會動起領導地方的念頭。後來因選舉而產生地方派系,而地方派系大多依附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所以,第二代的選舉大多被中國國民黨的人脈所掌控,而黨外人士則意圖以政治意識來突破中國國民黨的人脈。

 二十年前產生第三代選舉,選民的自主性提升,會選擇自己認定較優秀的人選,無論是中國國民黨或在野人士,只要學經歷俱佳,當選的空間就相當大,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若是推出政務官參選,黨部輔選的人就輕鬆得多。

 除了選民選擇賢能的心態外,媒體也是重要因素,當時媒體沒有像目前那麼普遍,唯獨政務官得天獨厚,曝光率高,在知名度方面佔了不少便宜。第三代選舉,政務官的確風光了一段時間。

 政治民主化初期,人民還沒有扮演國家主人的心態,可是,經過十年的薰陶,多數人民已經具有很強的平等思想,沒有將學經歷俱佳的人捧得高高的,反而喜歡具有親和力的人,也就是選民喜歡像自己的政治人物,所以,第四代的選舉是講究親和力的年代,政治人物須要講群眾的語言,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政務官有特定的部屬服侍,時間久了會培養與眾不同的習性,諸如對於有人幫他開車門也不會有感謝的表情,這種習性會失去親和力,拉長與民眾之間的距離。顯然的,政務官普遍缺乏親和力,在目前的環境,選戰的競爭力不高。金溥聰還活在過去,誤以為政務官參選,會創造選戰佳績。

 由第三代進入第四代的選舉,其變化相當大,很多政治人物難以適應,例如沈富雄,剛出道時非常風光,他從來不找選民,而是選民主動找他,平時也不理會選民,更沒有選民服務,可是,他參選立法委員時,選票多到可分給同志,因為他的學經歷俱佳,很適合第三代的選舉。可是,進入第四代之後,因為他缺乏親和力,難以吸引選票。

 這次五都選戰,有候選人學經歷俱佳,選舉期間,一直以「第一」來標榜自己,以為如此可獲得選票,他不知道當他在推銷自己的「第一」時,就已經拉長了與選民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失去親和力,難以獲得選民的認同。這種政壇生態的改變,金溥聰還是沒有進入情況。今日的選舉,首重親和力,學經歷已難吸引選票。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