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前副總統呂秀蓮應統一教旗下「全球和平聯盟」(Universal Peace Federation)之邀請,在首爾演講時強調,台灣的柔性活力(Soft Power)奠定台灣的基礎,並以人權、民主、和平、真愛及科技發展,讓台灣走過貧窮、獨裁。
台灣人的確具有呂前副總統所說的「柔性」,但「柔性」是好是壞乃見仁見智,具有「柔性」的特質固然容易度過貧窮與獨裁的環境,但對惡劣環境逆來順受的個性很容易屈服於外來政權。對自己的人會容忍,對外人一樣也會有這種性格。我們不能奢求一個人具有雙重性格,對自己的人容忍,對外人強悍。
台灣人的「柔性」的確是世界少有,絕大部分國家的國民遇到外來勢力都會頑強抵抗,永不妥協,台灣人卻會與外來勢力妥協,往好的方面思考,妥協會減少衝突,因而降低傷害;往壞的方面想,台灣人缺乏自主性,隨著強權的歌聲起舞。
現代台灣到國外的移民不是富就是貴,與以前由中國來台的移民完全不同,當年在中國生活富裕的人不太可能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黑水溝,也就是生活困苦的人才會移民來台灣,移民的生活只求溫飽,就算與原住民通婚,其後代還是保留移民的個性。
歐洲人認定在一塊土地上的人民組成政府,行使獨立的主權就成為一個國家,所以,形成國家最基本的條件是土地。因而歐洲人認同土地,中國人則講究法統,皇帝就代表國家,即使失去所有領土,只要皇帝還在,國家就存在。
在中國皇帝代表國家,離開中國之後,沒有皇帝就等於沒有國家,所以,台灣移民的特色就是缺乏國家觀念。這種個性比較容易適應外來政權的統治。日本統治台灣期間,雖然也有抗日人士的活動,但抗日的思想在民間並未引起共鳴。
日治時代台灣人雖然與日本人不平等,但還是相安無事,這是世界少有的民族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人認定自己回歸祖國,那時候才開始存有「國家」的印象。
可是,中國國民黨佔領了台灣,還是一樣實施殖民統治。該黨給了台灣人擁有「國家」的希望,但台灣人還是沒有真正擁有國家。台灣人原來將「中國」當作自己的國家,後來發現它是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國家,台灣人只是被統治者。
一個人最怕沒有「希望」,有了「希望」就有進步的機會。台灣人就是有了國家的「希望」才會出現台獨的觀念,到目前為止,認定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者已超過台灣人口的七成。從表面上看,台灣人已具有相當強的國家意識,事實上,台灣人所具有的只是「半個國家」的觀念,因為台灣人還沒有完全脫離殖民統治的陰影。
所謂民主國家就是人民為國家的主人,政府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所以,先進民主國家多數人民相當關心公共政策。台灣人的特色卻是只關心自己的直接利益,不留意公共政策,就算有人推動「政策賄選」也不在乎,反正浪費的是公帑,又不是自己的錢。
不關心公共政策的原因,是台灣人將自己與政府切割,國庫是政府的,與自己無關。這是殖民統治環境下人民的心態,政府不只與人民無關,雙方還呈現對立的狀態。
台灣的病態是存有殖民地的思想,政府與被統治者是對立的關係,人民當然不會關心公共政策。
國會改選以及由人民直選總統以後,台灣人已是國家的主人,只是台灣人還未脫離殖民統治的心態,不能扮演真正的主人,或許這也是台灣人的「柔性」所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