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人士對民進黨新任黨主席蔡英文期待甚高,一則她沒有政治包袱,一則她的言行得體,形象頗佳。正好執政黨面對通貨膨脹、股市下滑、天災不斷的壓力,上天好像給民進黨機會,所以,在這一次的全代會上,大家齊呼民進黨站起來的口號。
民進黨是否真的能站起來,主要的關鍵不在中國國民黨執政的成績,而在民進黨自己是否能治好自己的沈痾。
正常民主國家若出現經濟不景氣,選民會將怨氣出在執政黨身上,但台灣選民架構特殊,很多選民被人脈及意識形態所左右,所以,對經濟問題沒有其他民主國家敏感。但若是同時出現經濟不景氣與執政黨出現「貪腐」形象,經濟問題立刻發酵。
一樣面對經濟不景氣,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並沒有發酵,可是,2008年的總統大選卻使民進黨瀕臨崩盤,主要的原因是中性選民相信第一家庭貪腐,造成經濟不景氣的問題發酵,加上綠營出現慘烈的內鬥,民進黨因而大敗。
民進黨的人脈遠不如中國國民黨,基本盤已經輸了一大半。只有建立良好形象以及大家團結一致,吸收中性選民,才可以與中國國民黨一搏,只要缺了一角,就不是中國國民黨的對手,並不是四年內中國國民黨執政的成績不佳,民進黨就能取代中國國民黨執政。
民進黨的兩大沈痾就是:派系嚴重內鬥以及不少選民相信民進黨貪腐。這是新任黨主席要面對的嚴肅問題。
前一陣子,民進黨號稱已解散派系,事實上只是由明轉暗而已,派系依然存在,這一次全代會時,中執委、中常委、中評委的選舉派系的對峙已完全浮出檯面,到中評委主委的選舉更爆出派系的衝突,雖然黨主席大聲疾呼大家相忍為黨,只是效果有限。
中國國民黨當然也有派系之爭,可是,派系之爭不至於使黨崩盤。一則該黨政治版圖的主流在於人脈,就算出現政治鬥爭,也不會使選民由藍轉綠。民進黨的人脈薄弱,要吸收中性選民才有能力與中國國民黨一搏,若出現派系鬥爭就會流失中性選民。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國民黨為百年老店,對政治資源的分配已達平衡點,不像民進黨政治資源的分配毫無章法。
新任黨主席要治的第一個沈痾,就是消除派系的惡鬥,這一點是相當不樂觀。2000年以前民進黨一樣也有派系存在,那時候派系會競爭,但不至於出現惡鬥,主要的原因是在野黨缺乏政治資源,大家容易共患難。
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大家享盡權力,情況完全改觀。共患難易,同享樂難,嚐試過權力滋味的人都會對權力念念不忘,即使目前民進黨已經下野,要消除派系鬥爭還是相當難。
蔡英文要治的第二個沈痾,就是「貪腐」的形象。前第一家庭是否貪腐,應交由司法單位判定,可是,有不少中性選民相信前第一家庭貪腐才是民進黨之痛。若是陳前總統退出政壇,蔡英文就可以切割民進黨「貪腐」的形象。
只是這一次的中執委與中常委選舉,扁系與新潮流系已瓜分整個民進黨的政治版圖,不要說陳前總統退出政壇,扁系人馬都有可能擁扁復出,到時候藍營還是以「貪腐」為箭靶,蔡主席要治民進黨第二沈痾還是相當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