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還是中國化? 八吋晶圓轉移中國看似不過在巨大水壩挖一小小缺口,問題在缺口一經突破,其後續效應可能是蓄水一瀉到底而不可控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全球競爭優勢未及發揮已隨「張忠謀定律」西進中國了。 晶圓登陸之爭,並非一座、兩座「低階晶圓舊廠」應否搬移中國「佔領市場」之爭,而是關係全球半導體產業未來命運的發展戰略之爭。不久前台積電董事長首創「張忠謀定律」,斷定「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將轉移到中國」,道出了晶圓廠登陸的要害。 張忠謀董事長的母公司─美國德州儀器,於一九六○年開始量產半導體(IC)晶片,使人類跨進「數位時代」的門檻。四十年後,IC晶片已涵蓋資訊、通訊、運輸、軍事、太空以及消費性電子等人類生活的全領域,屬軍民雙重用途高精科技產業。 一九八七年,即德州儀器量產IC晶片廿七年後,張董事長創辦了全球第一家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今天小小的台灣,能在小小的晶片世界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張董事長的努力居功厥偉。 然而,對張董事長的重心轉移論和政府急於放行八吋晶圓廠到中國,實無法苟同。當初報章發表「張忠謀定律」之際,我寫過一篇《挑戰「張忠謀定律」─兼論「戒急用忍」爭議之要害》。現在八吋晶圓鬧「登陸」,似乎在為「轉移定律」挖開第一個「突破口」。此舉對台灣與世界影響深遠,宜從全球戰略高度從長計議。 全球半導體產業重心在哪裡? 半導體產業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在前期佔絕對優勢的是結合產品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品牌行銷的整合元件製造廠商〈lntegrated Device Manufecturer,簡稱IDM),如美國的IBM、日本的東芝,寡佔全球市場。後來由於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擴張,產品功能種類愈來愈多,技術複雜,資本密集而產品生命周期縮短,致使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日趨分化。晶圓代工廠商(Foundry,曹興誠主張稱晶圓專工更準確)於是應運而生。 十五年的發展,晶圓製造的確已成為專工而非代工,可以左右市場而非仰人鼻息,不但無晶圓廠的IC設計業者(Fabless,或稱IC Design House)依賴「代工」,連擁有晶圓廠的IDM廠商也不敵市場競爭而仰求於「代工」。這要歸功於台灣企業家們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創造了上、中、下游完整的垂直與水平分工合作體系以及世界最先進的一整套晶圓製程技術、量產技術、管理行銷技術,使台灣半導體產業躍居全球三強之一。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絕對優勢在晶圓專工,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四分之三,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具有強大磁吸效應。美國、日本的IDM大廠,競相縮減自身的晶圓製造,與台灣晶圓專工業者建立分工合作的策略聯盟,極有利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佈局。 今天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心,仍在美國。無論從整體產業規模、技術水準、人才優勢,美國穩居龍頭地位。但台灣在晶圓專工領域的迅速發展,正在逐步使美國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領域的絕對優勢變為相對優勢。如果再有十五年,台灣繼續保持晶圓專工在全球的競爭力絕對優勢,把群聚效應擴大到設計、封裝、測試、品牌行銷整個半導體產業體系,那末到二○一七年張忠謀創建台積電三十周年之際,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轉移到台灣是可能的。 共產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戰略 世界上有幾個「趨勢專家」,如大前研一、鄒至莊,斷定中國十年、二十年趕上美國,是廿一世紀全球發展的火車頭,聽來宛右毛澤東半世紀前的陳年夢話。在台灣卻頗有市場,有人急急忙忙要把自己的車廂掛上共產中國的火車頭。晶圓專工要掛上去,恐怕也出自此種盲目自卑心態。 共產中國的發展,主要靠國外投資,結合國內廉價人力資源,製造出口產品行銷國外市場,叫做「兩頭在外」。像鞋子、玩具、皮包、服裝、家電,今天充斥美國市場的「made in China」,正是十年前的「made in Taiwan」,區別只在價格更低。至於中國國內,多數窮人買不起便宜國貨,少數富人喜買昂貴洋貨,所以中國內需市場有限。現在朱鎔基在人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戰略──「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半導體產業是重中之重。上月朱鎔基走訪印度資訊產業中心,誇稱:「資訊產業硬體中國第一,軟體印度第一,中印合作就是世界第一,我今天就可以簽約。」 朱鎔基的「硬體中國第一」在哪裡?在台灣。所以共產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戰略,是挾台灣以令世界。中國二○○○年資訊產業出口總額三七○億美元,台資佔七二%,中國本土廠商技術落後、管理效率差,尚不具競爭力。台灣偷跑過去的中心和宏力,被視為台灣晶圓專工轉移中國的「帶頭羊」。李遠哲院長說「台灣不去,別的國家也會去」恐非事實。在晶圓專工領域,目前沒有別的國家堪與台灣競爭,中國看中的就是台灣,特別是全球第一、第二的台積電和聯電。中國的目標,顯然不在幾座八吋舊廠,而在隨之而去的人才帶進中國的製程技術、量產技術、管理技術,即know-how;以及上、中、下游產業群聚效應,以實現「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重心轉移中國」的大戰略。 共產中國厲害就在權力集中,為所欲為。二十世紀可以「寧肯沒有褲子穿」、餓死幾千萬人,把大學生趕下鄉,也要發展出原子彈、氫彈、彈道飛彈,看起來何等弔詭!廿一世紀難道不可寧肯農村凋蔽、工人挨餓、兒童失學也要把台灣高科技產業「統一」過來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就看台灣會不會自願「上鉤」了。 台灣產業發展的兩種戰略 晶圓登陸爭議之要害,不在尺寸大小、放行時機,而在台灣產業發展戰略的根本分歧。 兩種戰略:一種是全球化,即台灣主體的全球開放戰略。一種是中國化,即中國主體的台灣自殺戰略。 全球化自然包括中國,但中國只是全球的一部分。全球開放戰略,不是只向中國開放,只要「西進」,不要南進、東進、北進。朱鎔基要中國硬體與印度分工合作,台灣何不南進印度策略聯盟? 我問一位半導體業者:「台灣晶圓專工製造設備由美國進口,而美國有《瓦聖那協定》限制高階晶圓製造設備出口中國。假如台灣把美國進口的設備轉移中國,美國廠商會不會向美國政府施壓直接輸出設備給中國?」 這位業者回答讓我震驚:「百分之百可能!」 開放戰略忘記了台灣主體,忘記了全球化,忘記了中國只是全球的一部分,使台灣喪失與全球先進產業國家分工合作的機會,只能是中國主體的台灣自殺戰略。 中國的優勢在人工成本低廉,於勞力密集型產業有利,對晶圓製造意義不大。至於接近市場,只要開放直航,桃園到上海不過一小時,比上海到北京還近,廠設在哪裡無大差別。 從台灣主體的開放戰略來檢討,今天的問題不是台灣產業向中國轉移少了。還記得新華社記者陳斌華在陸委會記者會上對林中斌批評「中國經濟上掏空台灣」的反駁嗎?他說:「看來台灣似乎主動要被掏空!」有人要驅逐他,我倒很欣賞他一語擊中主張半導體重心轉移中國者的要害。 今天的問題,是對全球、包括對中國的資金、技術、人才開放來台缺乏有效規劃。創造有利投資環境吸引全球高精技術產業、人才來台,而非急於把台灣高精技術產業轉移中國,才是台灣經濟永續發展之道。 晶圓專工是台灣戰略產業,對台灣與全球經濟影響深遠,當年九二一地震全球關注台灣晶圓生產之影響。政府決策不宜輕易放水往低處流,而應高築壩,廣蓄水,把全球高科技的源頭治水引進台灣高科技產業大水庫,把水位提高,才能在全球競爭中不斷發電、灌溉、收穫,無虞天不下雨時遭旱災襲擊。而八吋晶圓轉移中國看似不過在巨大水壩挖一小小缺口,問題在缺口一經突破,其後續效應可能是蓄水一瀉到底而不可控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全球競爭優勢未及發揮已隨「張忠謀定律」西進中國了。 事關國家命運的產業發展戰略存在根本分歧,展開廣泛的自由論戰就是理性。從台聯、台教會訴諸民眾關注國家大事到公視、中時公開辯論晶圓登陸利弊得失,都很理性。作為自由民主國家的政府理應兼聽不同主張從容決策。少數媒體「明星」張口閉口「專業」,自己對「專業」一竅不通,還自居諸葛亮把民眾當阿斗,妄圖拿「非理性」、「泛政治」壓制一切不同意見,這才是十足的非理性政治壓力。政府切不可屈服於壓力倉卒決策。(2002.03.14) http://snews.8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