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阮銘目錄 首頁  1

《評中共十六大系列之二》中國對台調子放軟了嗎?

2

3

 台灣輿論對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報告的評析,比較專注於對台部分,而認為報告中對台調子表達「善意」與「柔軟」者居多。一位學者在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兩岸關係座談會上說,十六大報告「明示了中共在兩岸談判的新思維:從原來的『一中原則下』,改為『在一中原則的基礎上』,前者代表所有過程都以一中原則為指導和檢視的標準,後者代表一中原則是兩岸對話和談判初始的基礎,只要雙方不作否認,就有對話和談判的空間。」

 他提出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十六大報告對台調子究竟有沒有「新思維」?

 我想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需要區別兩個層次的分析題。在戰略層次,是三不變:一中絞索不變,一國兩制不變,武力威脅不變。可以說了無新意。

最近更新目錄


 在策略層次,有三變。但改變不自今日始。從2000年台灣和平轉移政權和布希當選美國總統以來,隨著台灣國內形勢和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大變化,逐步改變至今,在十六大報告中予以認定。

 第一,從聯美壓台到和美裂台,也就是從寄希望於柯林頓到「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十五大報告還有「希望台灣當局認真回應我們的建議和主張,及早同我們進行政治談判」的字句,十六大報告中把對「台灣當局」的「希望」一筆勾消了。

 一個因素是「台灣當局」變了,但這並非主要因素,在江澤民眼裡,陳水扁跟李登輝差不多。主要因素是美國變了,柯林頓到布希,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方向改變,從有利於中國的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 Favors China)轉向有利於自由的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 Favors Freedom)。只是台灣有的「智庫」硬不肯承認,最近還把柯林頓的官員請來台北,講美國總統任期到二十個月就改變中國政策,時辰已到,布希馬上會回到柯林頓的中國政策了!恐怕只是「異想天開」。

 中國對此清醒得多。中國向來認為,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不會聽中國,但會聽美國。只要讓柯林頓說聲對台「三不支持」,讓《紐約時報》寫一句台灣是「麻煩製造者」,就可把台灣「定住」,不敢惹「麻煩」了。這一條過去很靈。江澤民一鬧,柯林頓馬上就範,同他一道對付台灣。這叫「聯美壓台」。現在不靈了。文攻也罷,武嚇也罷,抗議也罷,說「不」也罷,布希我行我素,置若罔聞,中國「聯美壓台」已完全破功。如今不得不一面對美求和,一面寄希望於分裂台灣內部,這就叫「和美裂台」,是總策略。這是第一變。

 第二,首次開列政治談判議題,提出「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儘早恢復兩岸對話和談判。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可以談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問題,可以談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分相適應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空間問題,也可以談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問題。」

套上一中絞索台灣還有什麼可談?

 這就是那位學者指出的「新思維」。既可「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又可談判三大政治議題,難道沒有點「新」意?然而究其真意,「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是假,一中絞索套上台灣脖子是真。什麼是兩岸最根本政治爭議,就是那根「一個中國」絞索。「一中」絞索不「擱置」,還有什麼可談?

 至於「一中原則」上、下之辯,恐怕是學者沒看清全文,緊接著「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還有一句「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下有「一個中國基礎上」,上有「一個中國前提下」,台灣無論上天下地,都逃不脫一個中國這根絞索,只有絞索套上脖子,才有對話、談判空間。但既然套上一中絞索,被牽到哪裡就是哪裡,絞緊、放鬆、勒死都由你,台灣還有什麼可談?

 至於三大議題,更是荒謬絕倫。什麼叫「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問題」?台灣早已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正式結束對中國的敵對狀態。今天只存在「正式結束中國威脅對台用武問題」。這樣嚴肅的問題只能平等坐下來談,怎能讓台灣套進一中絞索上談判桌?

 按照江澤民的強盜邏輯,所謂「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談判,就是你台灣套進一中絞索送上談判桌讓我吃;我通過談判吃了你,消滅了敵對的對象,敵對狀態也就「正式結束」了。其實「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根本不需談判。因為台灣沒有威脅中國、敵對中國;只要中國自己結束對台灣的威脅、敵對,「兩岸敵對狀態」不就立刻結束了嗎?江澤民這段話的唯一價值,是提醒那些只看到中國「善意」、「柔軟」的好心人,今天你是在跟一個宣稱同你沒有「結束敵對」,最終要吃掉你的恐怖政權打交道。要正視現實,丟掉幻想。

 什麼叫「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分相適應的活動空間問題」?台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是台灣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事務,中國無權干涉,更沒有同中國談判的道理。世界上某些國家畏懼中國,不敢同台灣交往,既反映中國霸道無賴,也反映那些國家放棄獨立主權、自甘屈辱的問題,終究會改變的。江澤民要求台灣在一中前提下談判「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分相適應的活動空間」,是妄圖把台灣從主權國家身分降低到「中國台灣地區」,由中國來主宰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如同香港、澳門一樣。

利用國家認同分歧挑撥台灣政治分裂

 什麼叫「也可以談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問題」?台灣是獨立的自由民主國家,有全國選民普選產生的國家總統和中央政府。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的總統和中央政府,憑什麼要同一個「敵對」的共產黨專政國家去談判自己的「政治地位」,這不是天方夜譚嗎?所有這些花招,不是真想對話、談判,不過是在「和美裂台」總策略之下的政治分化策略,利用台灣存在的國家認同分歧挑撥台灣內部的政治分裂。

 第三,突出直接三通主題,策略重心從政治優先移向經濟優先。中國在柯林頓時代,一貫強調兩岸先進行政治談判、政治程序性談判或政治對話,就是先把一中絞索套上再說。因為台灣拒絕套進一中絞索,才有這不談一中談三通的策略轉移。談得成,可以以通促統;談不成,也可以利用台灣企業界對三通的認識分歧挑撥台灣內部的經濟分裂。這就是中國分裂台灣內部政治力量與經濟力量的兩手策略。

 如果說,戰略層次的三不變是「硬」,策略層次的三變是「軟」,則十六大對台調子是軟硬兼施,來者不「善」。台灣絕不可放鬆警惕。

news.8k.com)

(2002.11.13)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