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馬英九執政兩年最大的失誤,是放錯了台中關係(或兩岸關係)的戰略位置。他把台灣的一切領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外交、國家競爭力)的生存與發展,都寄託於對岸中國。
第一,他喪失了以提升台灣自身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為基礎的全球戰略視野。馬英九的「通過中國走向世界」,就是把台灣降低為他所謂外商通向中國的一個「區域總部」或「跳板」。
第二,他一廂情願追求同中國「互信」、「雙贏」,失去了對於中國對台灣戰略的理性認識。
不錯,台灣不能無視中國的崛起,但也不能無視中國是共產專制軍事霸權國家和它在《反分裂國家法》中堅定不移的對台吞併戰略。
台、中價值與戰路對立
可以平等互利但無法互信隻嬴
在全球化時代,台灣可以同中國發展平等互利的經濟、文化關係,但不可能「互信」、「雙贏」。這個格局是1998年辜振甫同汪道涵、江澤民會議的成果,當時叫「兩張牌」。
一張是國家定位,辜振甫明確表達兩岸是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的定位,在此基礎上建立雙方平等互利的經貿、文化關係。辜振甫強調那次會議是「國家定位分水嶺」,從互相隸屬到互不隸屬。
第二張牌是民主牌,體現台灣的國家制度優於對方。兩種制度可以和平共處、平等互利;但,自由與奴役的核心價值不可能互信,吞併與反吞併的基本戰略不可能雙贏。
台灣當前的危機是:馬英九在戰略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ECFA只是第一步。ECFA經濟戰略的失誤,蔡英文與馬英九辯論已有涉及。
馬英九更大的失誤在政治戰略,他從1998年辜汪會兩岸互不隸屬的國家定位,倒退到兩岸互相隸屬的所謂「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也就是台灣的「去國家化」。
先ECFA後「和平協議」
兩個框架套住台灣
中國對馬英九的兩岸戰略是滿意的,因為他迎合了中國對台戰略的每一步。王毅說,2008是兩岸關係歷史轉折,2009是兩岸關係全面改善,2010是深化發展兩岸關係。
王毅的「深化發展」,第一步是簽訂ECFA,更大的危機在下一步。中國對馬戰略的下一步是什麼?下一步就是進入「和平協議」政治對話。ECFA是「一中市場」的經濟框架,「和平協議」是反獨促統的政治框架,就是以「和平」方式實現《反分裂國家法》的關鍵一步。
和平協議不是新鮮東西。1998年1月,汪道涵邀集美國親中學者在上海開了一個「閉門會議」,由美國人李侃如(kemeth Lieberthal)出面,提出兩岸簽訂「中程協議」(Interim Agreement)談判。
李侃如的「中程協議」,就是「江八點」中的「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協議」的一個樣本。汪道涵明白,如由他直接提出,台灣會有疑慮,因而採取「第二軌道」,經由美國學者提出,再以美國官方背書方式施以一定壓力,或許可以迫使台灣就範。這就是所謂「聯美壓台」策略。
「中程協議」企圖聯美壓台
以史為鑑提高警覺
台灣警覺到這一點,1998年8月成立強化台灣主權國家地位研究小組,把台灣與中國關係定位為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突顯台灣在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已完成民主國家轉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獨立存在於中國之外的事實,使中國「聯美壓台」的策略破滅。
陳水扁時代又有人重提「和平協議」,還舉辦過公投辯論。我當時受綠黨邀請擔任反方,同卓榮泰辯論。
我說:國共內戰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在中國打的,台灣和中國共產黨沒有打過仗,無需和平協議。世界歷史上的「和平協議」,是軍事霸權國家發動侵略戰爭的前奏:慕尼黑和平協議後,德國吞併捷克,進軍波蘭,發動法西斯侵略戰爭;里賓特洛甫─莫洛托夫和平協議後,希特勒入侵蘇聯。台灣若把自己套進「和平協議」,台灣人民一旦拒絕中國吞併,它隨時可以發動「反台獨」戰爭。
後來柯林頓在卸職後訪問台灣,專門找陳水扁明確表示,中程協議是李侃如個人意見,不能代表美國政府。
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是針對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來的,都是「國內法」,看你台灣的選擇。馬英九最近的「Never」,無論他如何辯解,表露了他內心的選擇。
《台灣關係法》不僅是美國與台灣人民之間的關係,而且關係整個亞洲太平洋領域所有人的自由與和平;正如希特勒吞併捷克關係整個歐洲和人類的自由與和平一樣。
所以,馬英九是沒有資格說「Never」的。他說了也有好處,就是提高台灣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警覺。一切愛好自由與和平的人都有責任對馬英九說「NO」!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10.07.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