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台人專欄

《台人專欄》

「范蘭欽」是馬集團共用的筆名

 我經常為台灣感到悲哀,努力拚民主,發展經濟,培養了許多高級書匠,結果常常飼老鼠咬布袋。在網路上,由於有極大的隱密性,就可以看到無數老鼠,透過匿名展現最醜陋的一面。范蘭欽,不過是眾多陰溝鼠中的一隻,平日戴著愛台的面具,到網路上就不自禁顯露了原形。

 民族主義是一種效果極大的迷幻藥,就像毒品,可以讓一個豎仔自以為英雄好漢,殺起人來滿眼鮮紅。多少台灣的新移民,吃了這藥,就忘了民主自由的價值,把人權和人性拋到九宵雲外。每年二二八的時候,都可以在網路上看到一些「沒人性」的貼文,不是扭曲歷史,就是為屠殺者搖旗吶喊。

 許多「范蘭欽」不是阿陸仔,而是生於斯,長於斯,喝台灣奶水茁壯的新移民。但是,我們從他們身上,看不到台灣的風格,看不到民主的光榮,卻看到比共產黨還共產黨的心態。我們該怪教育失敗,為什麼會教出這類「納粹」和「紅衛兵」的敗類嗎?也許,不只是教育問題,而是「中國」這種迷幻藥太氾濫了,造成他們對「人性尊嚴」的悖離。

 「中國」迷幻藥在台灣真的很氾濫,其行銷管道有如「老鼠會」,藍黨、統媒、台商、教師都是中盤商。這種迷幻藥,本土人只要有強大的抗體,就能免疫;但對流著大陸血液的新移民,卻如魚得水,會引起極大的化學效果。除非崇尚人性價值,否則一旦服用,必然只看到「中國」和「金錢」,而無視於民主人權的光芒。

 「范蘭欽」會主張把支持台獨的視為罪犯,把台灣人當成低等族群,稱讚「戒嚴」是管制高犯罪危險群的隔離政策。還主張中國用武力解放台灣後,實行鎮反肅反,屠殺所有台灣人。基本上,都是吸食中國迷幻藥的結果,失去了人性,形成了「高級外省人」的妄想。

 多年來在網路上與這類毒犯的接觸,我始終相信,這不是少數人,而是中國派的集體病症。網路是照妖鏡,他們會原形畢露。而在現實世界,如果他們自覺可以有恃無恐,也一定放肆地歇斯底里起來。大概只有顧及台灣朋友之下,他們才會收歛一些,假裝如何的理性或文明。

 檢驗一個新移民有沒有吸食中國迷幻藥,方法很簡單,就看他會不會把民主的價值擺在第一位。相反的,如果只知歌頌中國的強大,流露對其祖國的孺慕之心,而不在乎共匪對人權的殘害,不譴責紅軍對圖博的鎮壓,那這人百分之百吸了分量極重的毒素。

 馬團隊幾乎都是「范蘭欽」,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曾經指責中國訂定「反分裂法」、抗議圖博鎮壓事件的馬英九,如今對中國幾乎百般奉承,不敢說三道四,還一心要把台灣和對岸綁在一起,可見他吸了不少迷幻藥,非常的「范蘭欽」。

 他的行政院長劉兆玄,對台灣本土文化毫不重視,竟主張台語在家學,不應佔用學校時間。他的故宮院長,在中國置產,自以為中國文化很偉大,而瞧不起外國人做的創意設計。他的海基會會長以抱中國大腿為榮,他們的台商更高唱著大陸是台灣的希望。「民主」和「人權」的順位,在馬團隊的心目中,大概是國防部長口中的廚餘,只用來餵食台灣人那善於被騙的心口。

 「范蘭欽」事件引起極大的波瀾,這是好事,如果能讓大多數人在意,就有助於解決中國迷幻藥氾濫的問題。我多希望,「范蘭欽」變成吃裏扒外的代名詞,也認知是馬集團的共用筆名,那台灣就不再讓人感到悲哀了。

 

(http://southnews.com.tw) 200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