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台、中關係台人專欄

統派老鼠何其多!

 怎麼形容被自家人出賣的情況呢?最傳神的說法就是──「飼老鼠咬布袋」。在過去農業社會,老鼠是百姓的大敵,牠們躲在屋裏,偷吃米糧,嚴重傷害農民的生計。今天,老鼠少了,但在台灣社會中,「統派老鼠」卻到處橫行,猖獗到動搖國本的地步。

 「統派老鼠」是一種什麼樣的老鼠呢?基本上,這是中國黨從中國大陸帶來,在台灣大量繁殖的特產,所以牠們心中的祖國是「中國」,台灣只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些老鼠們很愛國──愛他們的祖國,只要有利於中國的,就努力的搬,努力的吱吱叫;相反的,只要對祖國不利的,一發現就猛咬,非咬到台灣體無完膚不可。

 這些老鼠住在台灣,照理應該為寶島的生存和發展著想,為本國的尊嚴和地位出力,可是他們卻不如此,反而巴不得台灣在國際上灰頭土臉,永遠當中國的奴僕。

 今年春節,陳水扁總統提出了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的構想,我原本以為他是發發牢騷,沒想後來的發展卻是水到渠成。其實從陳水扁上任以來,屬於總統府編制外的組織「國統會」早就成了閒置單位,國統綱領也像一張廢紙,彷彿被打入冷宮的婢妾,連泛藍對她都不怎麼關心。因此,陳水扁廢除國統會之舉,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只是表明他個人絕不支持統一的決心,對國家發展和兩岸關係一點影響都沒有。

 可是,那些平常不關心國統會的統派老鼠,突然像發瘋一樣,群起激憤,動口撕咬,猶如天快要塌下來似的,大肆攻擊。泛藍政客張牙舞爪,又是要總統到立法院報告,又是要立院無限期休會,又是想搞彈劾,又是恐嚇要罷免,越演越荒腔走板。

 統派記者除了製造和炒作來源不明的美國消息,更膽大妄為的要求中國外長對陳水扁發表譴責的談話,渾然忘了自己是台灣公民的身份。最不可思議的是,當台美雙方達成共識,讓「終止國統會運作」圓滿落幕。照理國人都應跟著偕大歡喜,偏偏那些統派記者如喪考妣,哀怨異常。然後絞盡腦汁在「文字」上做文章,好引起美國的誤解,以破壞兩國的情誼。

 從他們的表現,我可以開給他們「統派老鼠」的品種證明。這些老鼠為了賺取在台灣的政治利益,平常都不敢強調統一,信誓旦旦講什麼「保持現狀」,結果陳水扁一說要廢統,也沒改變現狀,他們就氣得露出尾巴了。

 化身為記者的統派老鼠,猛咬台灣的動作尤其肆無忌憚。他們過去常罵政府抱老美的大腿,有辱國格,如今卻製造美國消息來威脅陳水扁,實在有夠自相矛盾的。當美國官員直稱陳水扁之名時,他們認為傷及國家尊嚴;但中國外長像罵小孩子一樣罵陳水扁「不像話」,他們卻樂不可支,大筆報導,實在有夠雙重標準的。

 台灣何其不幸,養了一堆統派老鼠,有的還當國會議員和地方首長,有的更利用媒體自比為正義之士。結果呢?台灣人在做愛做的事,他們就在天花板抗議;台灣人努力工作,他們卻鼓勵「錢進中國」;台灣人遭受中國打壓,他們就落井下石,為「未來統一」開起了慶祝會。

 全世界有那個國家的記者,會用誘導式的發問,好讓外國官員譴責自己的總統呢?有那個國家的政客,會把「被他國統一」當成理想,連總統停止統一政策也不行,還威脅要罷免他呢?有那個國家的人民,會把他國當成了自己的國家呢?我想,大概只有台灣吧!「飼老鼠咬布袋」是台灣俗語,沒想到,台灣人真的一輩子都在「飼老鼠咬布袋」,哀哉!

(本文與在美國發行的 同步刊出)
(http://southnews.com.tw) 2006.03.06